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徽县:“大棚经济”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23-05-16 17:0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眼下,正是蔬菜生长的好时节。在徽县永宁镇岳王村,温室大棚里辣椒、西瓜、圣女果等长势喜人,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工人们在正忙着整理枝蔓,一块块翻新整齐的土地正孕育着新一年丰收的希望。

  “去年以来,我们村上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举措,通过盘活村集体130余亩土地资源,按照公开招商的形式,引进了甘肃陇青智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余元。”村委会副主任陈林军介绍说。

  “徽县永宁镇岳王村设施蔬菜标准化种植产业园建设项目(智控温棚)总投资1000余万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500余万,建设大棚30余座2万余平方米。”公司负责人介绍“温室大棚全部都配备智能控制系统,自动通风、自动供暖,里边的传感探头,会实时监控露点温度、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等相关种植条件,始终给作物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让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生产质量都能达到一个最佳的标准。”

  “春种夏管秋收冬闲。”这是农民过去的生活写照。但现如今,随着设施农业长足有效的发展,不少农民也趟出了致富增收的新路子,参与到设施农业的发展中来,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自从这个公司在我们村上发展蔬菜大棚,我们不仅可以就近干活,一天挣100多元,还可以照顾家庭,收入也不断增加”永宁镇岳王村农户高兴地说。农户所说的公司,是徽县永宁镇2022年通过招商引资新建的一个产业发展项目,像她一样,每天都有10多名妇女在这里务工。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今年以来,岳王村党支部牵头组建了劳务输转服务队,吸纳服务队员40余人,在农业产业园就近务工,解决了留守人员不能外出务工的一大难题,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目前已支付周边群众务工工资达60余万元。”镇组织委员、党建办主任、包村领导马晓斌介绍说:“同时,我们在产业服务上下功夫,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服务赋能在产业链上,按照输转一人为集体提成5元的标准,为集体增收2万余元,推动产业发展提速,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徽县永宁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引导鼓励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打造农业发展新亮点和经济增长新引擎,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通讯员 马育江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