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安口镇:绿色产业奏响发展“春日序曲”

23-03-24 16:2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安口镇朱家坡村蔬菜大棚内菜农正在劳作

  不负好春光,奋进正当时。一个个铆足干劲的忙碌身影,一处处机械轰鸣的项目工地,共同勾勒出一幅如火如荼的建设画卷。

  时下,走进华亭市安口镇绿色建材产业园装配式建筑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扎框架、支模板、拌料、浇筑,一台台机器协同运转,一个个刚浇筑好的水泥房整理的排列整齐,工程车辆来回穿梭,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势头蓬勃。

  “装配式房屋能运输、易组装、成本低,具有省时省钱省人等优点,是前景广阔的新型环保建材生产项目,目前生产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该项目负责人时光志说。

  绿色建材产业园位于安口镇武村铺村,南靠天平铁路,北临彭大高速,总占地面积663.2亩,是安口镇立足镇域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聚力打造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绿色建材产业园区。

  “我们依托安口镇矿产资源富集、交通便利等优势,大力延补绿色建材产业链,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转型、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好绿色建材产业园这个平台,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环保、智能、高效’的工业体系。”安口镇党委书记张正介绍。“安口把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引进入驻企业4户,完成投资1.9亿元,建成项目2个,在建项目2个,正在洽谈项目3个,园区建成后,可为当地群众解决就业岗位350个,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天的脚步,同样在田畴沃野上奏响催人奋进的乐章。

  在朱家坡村的蔬菜大棚内,盎然春意扑面而来。一株株种苗绽绿吐翠,一畦畦新移栽的菜苗绿意茸茸,几位村民正在给辣椒、西红柿、黄瓜育苗,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春忙景象尽收眼底。

  “目前已经育了5个大棚的苗,都是精心选育的优质品种,大概有100万株,长势非常好,6个大棚内的菜苗已全部栽植到位。”据朱家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兴明介绍,朱家坡蔬菜大棚面积260亩,每年可保障30人长期务工,带动周边群众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安口镇依托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链,着力打造G344沿线川区露地蔬菜种植示范带。“今年在经营好现有蔬菜大棚的同时,我们将启用智能日光联动温室,力争年内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把蔬菜产业做得更精更优。”朱兴明表示。

  春光明媚,空气清新,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安口镇高镇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美丽乡村,瓦砾路、罐罐墙、瓷器摆设……地上镶着瓷片,墙上镶着瓷器,就连路边的装饰,也都是大大小小,或传统或新意的瓷罐瓷瓶,平顶的古村民居依山排布,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

  捎棚、天眼,窑门、窑炕、逼火墙、烟囱……在高镇村,一座新建的馒头型瓷窑格外醒目,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全面还原了传统的烧制陶瓷的老瓷窑,这是该镇倾力打造陇窑古镇品牌的新景点。

  “让古镇焕发新活力,绿色传承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该镇副镇长周玉树表示。去年以来,安口镇以“陶瓷文化”为核心,以文化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按照打造“集陶艺体验、度假休闲、生态观光、文化传承为一体的陇上生态人文旅游村”的发展定位,计划投资1.313亿元实施高镇村古村落保护项目,遵循修复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整饬了传统村落院落、院墙、道路,保留了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宅、窑址、古树名木,修建了具有地域特色民宅,复原当年的生产生活场景,使传统的制陶文化得以活态传承。

  通讯员 朱玲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