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礼县:老果园有了“新希望”

23-03-06 17:0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永兴镇是礼县苹果的主产区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全镇苹果种植面积6.1万亩。近年来,树体老化、品种退化、劳动力弱化、机械化智能化管理程度低等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问题日渐突出,老园改造势在必行。

  2021年以来,永兴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党建引领“村社共建”为抓手,推进全镇老果园改造升级,发展苹果矮砧密植示范园。两年来,永兴镇共建成苹果矮砧密植示范园1123亩。2023年,永兴镇党委政府继续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布局,计划改造马家、捷地、永兴、何家、赵坪、龙槐等8村老果园,创建矮砧密植园3000亩。

  马家村村支部副书记石建荣说:“起初有些果农也不同意,通过镇上的人和我们马家村两委班子的配合,到户里给果农做工作,动员他们改造老果园。目前的工作已经把老园子里的树挖掉了,四月底争取把树苗栽上,完成果园改造工作。”

  永兴镇采取项目补贴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合作共建的方式,并请果业技术人员为果农进行指导,以最新的品种和最优的栽植模式给果农吃上了“定心丸”,减轻了果农负担,提高了果农建园积极性。

  礼县秦牧山区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英各说:“以前的老果树品种老化、病虫害多、管理难度大,经济效益不行了。今年政府帮我们改造老果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对这个事情我们非常认可。相比以前,这种技术产量高,效益好,我种苹果的信心更足了。”

  “苹果矮化密植这种模式是现在全国推广的一个先进的栽培模式和先进技术,相比以往的乔砧苹果,矮砧苹果通过立架栽培,大苗建园,光能利用率更高,同时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得我们矮砧园子在三年就能够产生一部分效益,缩短我们前期果品生产的瓶颈期,然后让它的丰产期延长,进一步提高果园收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苹果产业组组长、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站长、天水市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周晓康说。

  据了解,矮砧密植建园可以改善苹果生产过程中大灌密植,品种落后的一些弊端,可做到苗木良种化、栽培矮密化、生产机械化、产品有机化、采摘一体化,具有“四省”“两早”“两高”优势,即省水、省肥、省人工、省土地;早挂果、早收益;高产量、高品质,最终实现“大苗建园、当年开花、三年挂果、五年丰产”。

  永兴镇千亩矮砧密植示范园以马家、捷地两村老果园改造为依托,打破传统的地块界限,整体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户管理。示范园共规划建设优质新品种苹果1000余亩,重点发展以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苹果密植示范园。矮砧密植建园进一步提高了果园管理水平,加快了新品种更新换代,激发了苹果产业发展活力,推进了苹果产业标准化进程,让老果园有了“新希望”,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永兴镇人大主席白建祥说:“今年以来,永兴镇认真贯彻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提出的‘124377’发展思路,结合永兴镇苹果产业发展实际,坚持把苹果老果园改造及矮砧密植园建设作为“三抓三促”的具体行动,提早谋划,迅速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老果树开挖1800亩,完成防倒伏杆栽植400亩,正在进行整地、土地杀虫。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组织苗木调用、杆线移栽等前期工作,力争在四月底全面完成今年3000亩的改造工作任务。”

  通讯员 王旦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