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甘快看】十年树城

23-02-19 19:39 来源:央广网 编辑:邵江梅

  编者按:2022年,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近6年来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人增长至55万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进中提速、质效双升态势。此前,兰州新区2023年工作会议提出,到“十四五”末,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人口超过100万人。

  2012年,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获批设立。十年间,兰州新区从一张白纸起步,一跃成为甘肃经济新引擎。昔日荒漠戈壁的秦王川大地上,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初见雏形。

  兰州新区因何而来,速度缘何而生,未来这块土地上又将发生什么?央广网甘肃频道即日起推出“聚焦新区速度”系列报道,走进城市深处,解读生长动力。

  央广网兰州2月19日消息(记者李红军)2023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廿二。吃过早饭后,家住兰州新区中川园区栖霞中心社区绿地二期H区的葛生祥和老伴一起出门,去附近的栖霞湖公园散步,自从家里的平房因兰州新区建设需要征地拆迁后,他和老伴便搬进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楼房,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兰州新区栖霞湖公园(央广网发 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供图)

  今年71岁的葛生祥,是土生土长的兰州市永登县秦川镇五道岘村人,当过5年兵、18年村干部,他亲眼见证了兰州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蝶变。而更让葛生祥感到震撼的是,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的发展速度,用他自己的话说:“简直就是一天一个样,以前不敢想的,如今都实现了!”

  从无路处起步

  兰州新区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黄土丘陵,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土地贫瘠。

  “以前的五道岘村,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一场大风从春刮到冬。”葛生祥说,现在的秦川镇已然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碧水绕新城”。

  蝶变始于2012年。

  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古老的秦王川在等待了1400多年后,终于迎来了历史性高光时刻,奏响了新区开发建设的时代乐章,一幅雄浑壮阔的建设画卷,在人迹杳杳的荒滩上铺展开来……

  从土坯院落到高楼林立、从羊肠小道到柏油马路、从农业村镇到现代新城……兰州新区从无路处起步、于改革中诞生、在开放中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区速度”。

  蓬勃发展中的兰州新区城市一角(央广网发 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供图)

  “兰州新区成立后的十年,是秦川镇发展最快的十年,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村子在变、村民在变,生活方式和观念思维都在变。”葛生祥说,以前五道岘村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现在全村有一半以上的人在新区购买了商品房,这在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2018年,随着兰州新区拓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葛生祥一家住了近30年的平房,成了征地拆迁的对象。“按照家里的人口进行补偿,给我们分了两套安置房,我和老伴住一套,儿子、儿媳、孙子住一套。”葛生祥说,由于住惯了平房,刚搬进楼房时有些不习惯,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现在已经完全适应。

  作为兰州新区主干道的纬一路,是兰州新区的标志性大道,也是兰州新区的第一条城市道路,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建成通车。从此,兰州新区以“四纵四横”路网框架作为城市发展轴,开启了城市道路建设的“加速度”。

  兰州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兰州新区建成黄河大道、南绕城等城市道路180条,通车总里程约685公里。如今的兰州新区,一条条道路干支衔接、四通八达,“二十横十八纵”的路网布局已经形成。

  “马路修的真宽,城市设计非常合理。”这是记者在兰州新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而这不仅是初到兰州新区者的直接感受,更是包括葛生祥在内的兰州新区居民的广泛共识。

  和老伴散完步回家的路上,葛生祥看着纬一路上如织的人流,他不禁感慨:“跟以前比真的天壤之别!以前没见过这么宽的马路,更没时间去散步,每天都是为了生存,在贫瘠的土地里刨食。变化太大了,发展得太快了,好日子让我赶上了。”

  如今的兰州新区天蓝、水绿、景美(央广网发 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供图)

  数据显示,2022年,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近6年来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人增长至55万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进中提速、质效双升态势。

  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的兰州新区,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一处处生机盎然的景象,映照着城市最美的变化。

  葛生祥说:“如果没有兰州新区这个平台,也许我们还在土里刨食。我们希望新区发展得越来越好,也希望五道岘村所有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回首处的舍与得

  一座新城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原住民离开已有家园时的阵痛,兰州新区也不例外。

  “离开住了二三十年的家时,心里纵有万般不舍,但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内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战胜了对旧家园的依恋。”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葛生祥对征地拆迁并没有太多的排斥,他是全村第一个签字同意拆迁的人。

  在兰州新区10年的发展进程中,和葛生祥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到了兰州新区的未来。

  焦世虎是皋兰县黑石镇人,从兰州新区开始筹建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秦王川的变化。“我之前在皋兰县工作,因为离得近,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建设中的兰州新区看一看,兰州新区的发展速度出乎了我的意料,也让我对兰州新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焦世虎说,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渴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到兰州新区工作,成为兰州新区众多建设者中的一员。

  快速发展中的兰州新区(央广网发 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供图)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2016年,兰州新区公开选调干部,已在皋兰县城工作多年的焦世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顺利选调至兰州新区工作。

  “当时已经在皋兰县工作多年,突然要离开,家人心里还是没底,但是在我的不断劝说下,一家人还是来到了兰州新区。”焦世虎说,在兰州新区工作6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既圆了当初的梦想,也成就了自己。

  2020年,来到兰州新区4年后,焦世虎调至中川园区彩虹街道兰石家园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兰州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在这里工作了6年,眼界不断开阔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这是最大的收获。”回首来到兰州新区的舍与得,焦世虎认为自己当初作出了最正确的决定。

  近年来,兰州新区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以产聚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不断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构筑了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源泉和核心动力。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兰州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选招优秀年轻干部330余人,按照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对口安排至相关部门工作,补齐了专业干部紧缺的现实“短板”。

  拥抱不确定性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时,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职能。获批10年来,兰州新区从一张白纸绘就发展蓝图,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用高质量发展回击质疑。

  兰石集团是第一家入驻兰州新区的企业,自出城入园来到兰州新区后,兰石集团便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开启了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兰石集团大型煤化工设备制造现场(央广网发 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供图)

  2022年,兰石重装研制的内蒙古大全多晶硅项目首台国产化N08120材质冷氢化流化床反应器圆满完工。该设备装置的成功研制,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这类装置原材料使用的垄断,在国内多晶硅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再次实现了零的突破。

  “N08120是一种固溶强化的耐热合金,具有极高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渗碳和硫化能力,是多晶硅行业冷氢化流化床反应器制造的选材之一。”兰石重装公司炼化公司产品工艺高级技术主管兼焊接质量控制责任人、兰石重装焊工培训与考试中心技术负责人朵元才说,该材料抗拉强度提升,壁厚减薄,设备重量大幅减轻,装置配套得到减负,可满足多晶硅制造设备大型化、轻量化需求,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等苛刻工作环境中。

  朵元才(中)在工作中(央广网发 兰石集团 供图)

  为打破国外企业对该装置原材料的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兰石重装不断提升专业化制造能力和水平,在总结国产化N08810冷氢化反应器制造经验基础上,对国产N08120材料进行了多次母材及焊接性试验,积累了大量制造工艺参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模拟筒体的研制试验,再次创造“新区速度”。

  这是兰州新区奋力发展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兰州新区大力培育以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为主导,数据信息、商贸物流、生物医药多元支撑,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新能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初春时节,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掀起建设热潮。2月18日,T3航站楼主体结构合拢,意味着航站楼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标志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取得了又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这将为项目主体在今年顺利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列入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民航“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民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34.38亿元,该工程以2030年为设计目标年,按照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架次30万架次的目标进行设计,建设工期为4年。项目建成后,对打造甘肃省“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提升甘肃在西北地区的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7月28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航站楼混凝土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较计划工期提前33天完工。”中建八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航站楼工程项目执行经理钱路瑶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再一次展现了“新区速度”。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机场工程2022年完成投资85.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85亿元的100.7%,全面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设计效果图(央广网发 中建八局 供图)

  钱路瑶介绍,T3航站楼造型充分体现“丝路绿洲,飞天黄河”的地域特点,指廊与主楼连接形成连续优美的曲线,仿佛悠远古老的丝绸之路从远方延伸而来。室内方案立足兰州地域文化,以流线型天窗的形式表现“丝绸之路”“隽永黄河”的意向。综合交通中心造型设计充分提取兰州地域要素,屋面曲线流畅优美,寓意“沙漠丝路”,屋顶绿化层叠而上,再造“沙漠绿洲”。

  回首兰州新区走过的十年,破与立、闯与试、兴与新,印刻了兰州新区赓续梦想、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更蕴含了兰州新区赶超跨越、蝶变腾飞的巨大能量。

  未来十年,在兰州新区这片土地上,还将发生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