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庆阳香包:世代传承 香飘五湖四海

23-02-12 17:17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编辑:任磊

  2019年12月,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设立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通过积极与市场对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博物馆”的商业模式,覆盖了庆阳香包传承、设计、销售、展示各个环节,同时拓展产业链,开展乡村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以此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解决了近百名农村贫困户、残疾人和200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辐射带动农户就业4000多家,累计培训8000人次。2011年,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原文化部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一、基本情况

  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由甘肃省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牵头建设、运营。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运用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管理团队及设计、销售平台和培训场地,对贫困群众进行产业和技术培训,将文化创意、乡村旅游和非遗技艺相结合,促进庆阳香包绣制项目的传承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成效。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庆阳香包绣制”是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讲究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为“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四大类。“绌绌”又名藏针绣,其特点是把针线藏起来,以造型状物,形神兼备而不见针线为佳境,其工艺流程包括创意、选料、裁剪、状物等环节。据史书记载,庆阳香包最早是中医药始祖岐伯为了帮人们防疫防病,辟瘟控疫,开创“熏蒸法”的民间医疗保健用品。近年来,传统庆阳香包绣制与当代文化相结合,设计推出不同类型的非遗文创产品,从个人佩戴走向广阔市场、从个体制作走向规模生产,香包也逐渐变成庆阳连接外部世界的一张“名片”。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依托庆阳香包绣制这一非遗项目,以积极宣传推介、做实文旅产业、注重技能培训、扶贫与“扶志”“扶智”等形式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工作。

  “小香包,西游记”,庆阳香包传播海内外。非遗工坊负责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女士紧抓机遇,先后赴美国、加拿大、白俄罗斯、意大利等,积极开展庆阳香包绣制非遗项目宣传、推介、展销。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14年刘兰芳赴美国,现场销售庆阳香包产品,销售额达40多万元,签订18万美元订单。同年,刘兰芳以庆阳香包绣制非遗传承人的身份,经原文化部推荐,参加美国“史密森民俗文化节.中国主题年”活动,相继在华盛顿、多伦多等地现场展示庆阳香包绣制相关技艺,活动结束后受到原文化部函件表彰。2015年,再赴美国,登上美国高等学府讲台,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六所知名大学及相关博物馆开展交流,讲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甘肃故事,显著提升我国非遗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文旅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工坊投资建成了“义渠村”非遗田园综合体,按照“传承非遗资源,守望精神家园”的原则,坚持“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与产业化相结合,与市场化相结合、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着力打造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立体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非遗示范基地。连续举办七届“义渠村——菊尚之约”文化旅游活动,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带动村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期间,带动邻近三个村近百名村民参与劳作,举办大型活动六场,共接待游客五万人次,团体活动近百次。

  扶贫与“扶志”“扶智”,非遗传承大爱。非遗工坊紧抓文旅融合机遇,建办扶贫车间,开设淘宝店铺,并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吸纳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参与工坊产品生产环节,解决了近百名农村贫困户和200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辐射带动农户就业4000多家,累计培训8000人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振兴中华传统工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重大且光荣,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矢志不移,对前景充满希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整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