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文明领航逐梦行——平凉市泾川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工作纪实

23-01-20 09:56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杨梦园

  2022年,平凉市泾川县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全县上下同心协力,勇毅前行,掀起了一场干群携手、人人参与的文明创建热潮,文明创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力量。

  全民动员 坚持上下“一盘棋”

  为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细、走实,泾川县紧扣创建标准和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抽取工作人员,落实办公地点和设施,及时足额保障工作经费;制定下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社会宣传工作通知》等文件,大力推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行事历”工作模式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出台《部门乡镇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在城区划定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105个,在乡镇以政府所在地和行政村为单元划定网格226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全面部署,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调度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周上街”制度,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全面宣传 同心共奏“协鸣曲”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开设宣传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宣传形式,扩大宣传面和群众知晓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袁怀民说。

  泾川县始终把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贯穿于创建工作全过程,精心打造“一街两桥四路”宣传示范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宣传为主题,在泾州街设置宣传铁艺32处,布设宣传灯箱280多副、铁艺宣传栏12处;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布设未成年人礼仪铁艺展板8面、宣传展板78面、阅读吧1个;带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区域430多处,制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473面、铁艺景观小品374个,在城乡主要街路沿线设置文明城市创建宣传版面462面;制作省级文明县创建专题片1部,在“泾川发布”“文明泾州”等平台开设专栏,发布创建信息860多期、文明创建“红黑榜”19期,曝光不文明行为516起。

  全域突破 破解难题“靓颜值”

  “补齐县城短板弱项,破解县域发展瓶颈。”这是泾川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也是创建工作需要全力攻克的难点。县里多方争取项目支撑,先后完成城区部分供水、污水管网改造及排洪渠清淤等工程,西关正街亮化工程全面竣工,城区安全供水提升、王母宫景区“一桥一路”、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增设停车位2499多个,先后清理合志沟、农林路等城区排洪渠1600多米,铺设排洪管网60多公里,更换城区道路围栏860多米,修补路面300多处。积极实施第三小学教辅楼、中医医院提标扩能、城西绿地公园、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13个,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在抓好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泾川县集中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及“543”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依法拆除“两违(危)一临”建筑17万平方米,清理“牛皮癣”广告5000多处,规整更换线(缆)10.6万多米,规范设置便民市场3处、摊位7000多个,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位持续提升。

  全心服务 文明浸润“育新风”

  创建甘肃省级文明县,检验的不仅是外在的市容市貌,更是内在的“里子”。对此,县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积极发挥县级10大志愿服务平台和20支志愿服务队作用,多方带动注册志愿服务队205支、志愿者2.45万名,精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5个、示范点18个,培育志愿服务品牌矩阵20个;以“做文明有礼泾川人”为主题,组织开展“佳节尚文明·志愿关爱行”“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等活动5300多场(次),引导广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省级文明县创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累计开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312场(次),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创建省级文明县只有“进行曲”,没有“终止符”。站在新的起点上,泾川县将牢固树立创建利民、惠民理念,汇聚民力,集中民智,让文明之风吹遍城乡大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