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医卫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 | 春节不回家,他们24小时为生命“守岁”

23-01-18 14:28 来源:奔流新闻 编辑:赵满同

  急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永不熄灯、24小时为生命护航的地方。

  在这里,时钟仿佛走得更快,争分夺秒的转运、生死时速的抢救……

  1月16日,奔流新闻记者走进甘肃省中心医院急诊科,这里的医护人员脚步匆匆穿梭在患者中间,诊断、输液、换药……他们在与时间赛跑。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当日下午4时30分,急诊科送来了一位已持续5天吐血的患者,患者伴有意识不清、生命体征不平稳,家属心急如焚。甘肃省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左坤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指挥进行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抢救,气氛紧张凝重。

  这样的场景,每天在急诊科上演。

  “急诊科就是这样,前一秒还风平浪静,后一秒便是波涛汹涌,谁也无法预知下一个进来的是什么样的患者,会遇到怎样的救治场景。”自2015年进入急诊科以来,左坤就从来没有过节假日的概念,除了工作,他也没有任何业余爱好。特别是三年疫情,急诊科作为抗击新冠病毒的“最前哨”,必须守好急危患者的第一道防线。

  左坤介绍,急诊科每天接诊不同类型的急诊患者300人左右,80%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重症患者则以肺炎和呼吸衰竭为主。当新转入的急诊病人时,他需要快速接手、快速诊断、快速决断。

  “‘快’是一个急诊科大夫的必备素质。”左坤走路快、说话快。争分夺秒,成了他日常生活的常态。

  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医院急诊就诊人数相对去年12月份有所回落。“随着春节的临近,外地返兰人员增多,所感染的病毒株也有所不同,加之燃放烟花爆竹等造成外伤等,急诊量也会有所增长。”左坤预测,春节期间,急诊科的压力会增大,“医护人员和平时一样在岗,会全力扛起救死扶伤的职责,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保障急救生命通道畅通。”  

  急诊科医生李雯彬的言语中略带失落:“2022年三次疫情,吃住在医院,几乎没回过家。一岁半的孩子都不认识爸爸了,哭着不让抱。”

  在“急”和“忙”中开始,带着一身疲惫结束,是李雯彬工作的常态,也是多数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共性。他们一个个练就了“小步快走”的习惯,步履匆匆,走路带风。

  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需要插管、呼吸辅助通气等的危重症病人,都需要李雯彬做好详细的病情管理。

  73岁的李先生、85岁的张先生、88岁的高先生……这几位老年重症患者,在EICU已经住了半个月,感染新冠病毒后,导致他们多脏器衰竭。

  调节呼吸机参数、监测数据变化、调配用药量……人命关天,任何细微的变化,李雯彬从来都不敢有任何懈怠,“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通宵达旦工作也是常有的事。”

  “今年的新春愿望,就是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李雯彬已经跟家人说过了,春节要值班,不能回家团聚,“家人很理解,这是我的职业,也是一份生命相托的荣耀。”

  “兢之,你坐下来休息一会,不要太劳累。”

  “我没事,还能坚持。”

  原来,医护人员张兢之已有34周孕期,由于科室人员个个忙得连轴转,张兢之也主动请缨,坚守在救治一线。从去年10月份开始,张兢之就没回过家。“我的工作主要是处理病案文书,为大家作好各项后勤保障。和大家一起坚守工作岗位,心里踏实,希望能坚持到生产的那一天。”

  据统计,自去年10月份以来,甘肃省中心医院急诊科共接诊患者8092人次,其中急危重症患者367人。此外,经“绿色通道”收治胸痛患者35人,卒中患者58人,创伤患者75人。

  “估计今年是个很忙碌的春节,大家都已经作好了春节不休息的准备。”左坤说,守护好人民的生命健康,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再苦再累,都要扛下来。

  文丨 奔流新闻记者欧阳海杰

  图丨奔流新闻记者裴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