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因地施策创新改革 盘活资源激发活力 兰州市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径

23-01-17 08:5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张麟

  原标题:因地施策创新改革 盘活资源激发活力

  我市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径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动员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实干当头、落实为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重振兰州辉煌履好职、尽好责,我市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简称“三抓三促”行动),并制定实施方案。从即日起,本报将开设《“三抓三促”开新局 奋发有为谱新篇》专栏,结合兰州在西部大开发、黄河国家战略实施和兰西城市群建设中的形势和任务,聚焦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盯紧抓实产业、交通、生态、城市更新等领域“强省会”重大项目,努力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兰州空间”等方面展开采访,并陆续刊登系列稿件,深入报道改革、发展中的成功实践和有益探索,为推进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风生水起。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带农村、大市场引领大产业优势,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新模式。2022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47亿元,村均收入32.9万元,5万元以上的村占98.7%,成效显著。

  产业联盟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隆冬时节,记者来到榆中县和平镇冯湾村采访。冯湾村地处苑川河下游,全村9个村民小组1065户3335人。进入冯湾村,村道干净整洁,屋舍林立,村里污水处理、供暖设备、电影院、文化广场等生活设施齐全,建有中心幼儿园、李家庄学校和榆中县苑川中学。

  冯湾村是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样板村,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表彰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

  “村里生活设施齐全,居住环境优美,村民都有稳定收入。”冯湾村村民冯建红说。

  65岁的冯人民是冯湾村党支部书记。“我们抓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踔厉奋发,2018年家家户户就通上了天然气。自来水提升工程也解决了村民饮用水问题,建成6处农田提灌工程。”冯人民引以为豪的是,2022年,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00元,村集体经济和固定资产达到5800万元。

  记者了解到,冯湾村按照“盘活闲置资源、引入优势资源、融合产业发展”的思路,通过资金、技术、土地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土地变为集种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将村里的资源转变为有形资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我市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计划,全市7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理事长全部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两委干部担任,在产业扶持、土地保障、政策奖补、金融税收等方面统筹出台了11项扶持举措,市县两级投入2.9亿元,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蒋伟传说。

  因村施策 乡村资源变资产

  “这些黄瓜可以采摘了,目前地头价一斤4元。”采访时,冯建红正在大棚里忙碌,种菜虽然辛苦,但他每年都有16万元的纯收入。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我市因地施策,结合各地人文历史、民俗文化、自然山水、区位优势等因素,充分挖掘乡村潜力,鼓励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发展特色旅游及配套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榆中县浪街村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民、村集体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要素入股,村集体经济因此年收入超过60万元。榆中县城关镇打造‘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田园综合体’模式,设置土地股、资金股、技术股、设备股等,按股份分红,户均分红6000元。”蒋伟传说,城关区头营村充分利用主城区等优势资源,在皋兰山发展集餐饮、休闲、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村集体年收入46万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市还推动农村集体盘活闲置、低效用房等资产,通过租赁经营、入股经营、托管经营等方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城关区是我市核心城区,全区对城中村内的商铺、酒店、餐饮、物业等进行改造,城中村经营性资产达到46.37亿元。永登县北街村利用“土地+市场”的模式进行招商引资,兴建商住综合体,村集体每年收取管理费48万元。

  “1+5”模式 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近年来,市上还将村级优势产业、资源、劳动力等要素融合互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快速增长。蒋伟传说,全市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依托,加强对区域资源的统筹配置,创新集体经济新业态,目前探索形成了农村集体经济“1+5”发展模式。“1”为“党建引领全市股份经济合作社”,“5”是加快“产业融合”“乡村旅游”“资产经营”“龙头带动”和“服务创收”五种模式。

  记者了解到,我市针对乡镇所在地、产业功能区和新型社区多样化生产生活需求,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机制,创办各类服务实体,以提供统一管理、有偿服务等形式,承接劳务输出、道路养护、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企业后勤等业务,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吸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并从中获得收益。“榆中县依托产业园区和高校园区聚集优势,成立了保安保洁队、绿化管护队、建筑施工队等工作队,结合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既增加了农民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了井喷式增长,达到100多万元。”蒋伟传说,城关区上坪村成立了村级社会综合管理办公室,通过向辖区企业提供包括水电维修、基础设施、垃圾清运等服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