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瓜州:借好政策东风 壮大养殖产业

22-12-23 15:2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瓜州县锁阳城镇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瓜州县锁阳城镇始终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心,采取政府推动、龙头带动、金融支撑的“政企银保+农户”模式,按照小群体、大规模、扩总量、优品种、增效益的思路,扶持农户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在瓜州县锁阳城镇农丰村,说起养牛,大家都一致点赞“牛人”杨喜红。2003年,20出头的杨喜红看着同村人发展养殖,在城里买了房,他也决定试一试,靠着不服输的“牛劲儿”,杨喜红的养殖业小有规模。2013年,杨喜红注册成立了锁阳城镇万头牛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现在合作社肉牛存栏育肥肉牛400多头,羊1500只。

  “全年收入还是挺乐观的,一年的毛收入有500多万,净收入达到100多万。”瓜州县锁阳城镇万头牛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喜红说。

  近年来,瓜州县锁阳城镇通过“政企银保+农户”肉牛调引政策,持续加大基础母牛调引力度,动员群众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借此机遇,杨喜红又搭建牛源供应平台,帮助群众调引销售育肥肉牛。

  今年,杨喜红的合作社调引近600多(头)牛,通过隔离观察,防疫搞好之后,给农户投放300多(头),解决农户的调引肉牛难的问题。

  “我们合作社负责管理,出栏后由我们按市场价回收,方便群众,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杨喜红说。

  同村的张玉和搞养殖也有十年了,因为资金的原因,规模难以扩大。今年,在“政企银保”和“富民贷”的政策扶持下,他在杨喜红的合作社调引了23头基础母牛。

  “在合作社调牛很方便,售后没问题,我们也放心。”瓜州县锁阳城镇农丰村村民张玉和说。

  今年以来,瓜州县锁阳城镇抢抓“政企银保+农户”政策机遇,全力推进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通过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集体经济强在产业链上的新模式,肉牛总饲养量达到5800头,有效推动了肉牛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养殖性向科学饲养型发展。”瓜州县锁阳城镇党委书记张利辉说。

  通讯员 李晓霞 孙瑶 张慧迪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