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水土治理美生态 巧做“文章”富百姓
结合塬面保护建成乡愁记忆园
初冬时节,俯瞰崇信大地,山间风光旖旎,梯田如链似带,一条条田埂错落有致,昔日的瘠坡荒地变成沃野良田,呈现出一派阡陌纵横的新气象。
以前,崇信南北两塬有着大量坡耕地,都是一些旱地、山地,田间道路坑洼不平,粮食产量低,每到雨季雨水横流,水土流失严重,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为彻底根治不利条件,崇信县大力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先后建设改造梯田17.5万亩,栽植水保林1.73万亩,封禁治理1967公顷,建成水保林、截排水沟等基础设施,引导群众利用改造梯田发展特色林果、草畜养殖、苗木繁育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生态生计良性互动、增绿增收互促双赢的好局面,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如今已成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经过多年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过合理调整产业发展模式,使耕地资源得到了最佳的组合利用,有效助推了群众增收致富”崇信县水土保持站站长马彪说。
木林乡史家山崾岘处于大庄村和金龙村之间,紧邻沟道,每逢下大雨,沟道边缘坍塌受损,严重时车辆无法通行,对群众出行安全造成威胁。
为有效控制沟头延伸对塬面造成的侵蚀危害,崇信县结合塬面保护项目在史家山崾岘实施沟头回填加固工程,对道路排水进行改道,并开展沟头绿化工作,不仅解决了村社沟头侵蚀、乡村道路损毁、塬面水路不畅等难题,还有效遏制了区域性水土流失。
多年来,崇信大多乡镇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塬面、沟头经过雨水不断侵蚀,大面积耕地被毁,严重威胁辖区村庄、民宅、道路等设施。为此,崇信连续5年实施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采取新修梯田、营造水保林、人工种草、沟头防护等措施,保护塬面96.77平方公里,通过系统治理,塬面萎缩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崇信将水土保持项目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先后建成黄寨镇杨门对科塬乡生活体验地、柏树镇木家坡木马乐园、黄花乡黄花塬乡愁记忆园、木林乡金龙村红色科普教育基地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了一批塬面保护精品工程,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融合互促。
“以往贫瘠的坡耕地、坍塌的沟头不见了,现在梯田平整、林木茂盛、道路宽敞,原来荒芜的塬面经过改造治理和一番‘装扮’后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来我们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群众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金龙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军告诉记者。
近年来,崇信县将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先后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及生态修复等项目41项,治理水土流失653.7平方公里,建成林业重点生态工程11万亩,绿色通道258公里,改造梯田27.6万亩,在绿色生态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形成了“保水土、美生态、富百姓”的“生态+旅游”“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带动了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
通讯员 侯勇 保喜贵
- 2022-11-25崇信:念好“果蔬经”拓宽致富路
- 2022-11-23民乐:中药材产地初加工 让山村药材增值成药“财”
- 2022-11-23高台巷道镇:劳务经济催开“冬闲”致富花
- 2022-11-23灵台:小辣椒铺就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