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漳县金钟镇:帮扶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22-10-24 16: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绿油油的“帮扶试验田”、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实用方便的爱心理发屋......深秋时节,来到甘肃漳县金钟镇寨子川村,放眼望去,河渠水清岸绿,院落窗明几净,绵延的山脉层峦耸翠,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这一切,得益于驻村帮扶队,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村党支部书记李庆兵介绍,2021年9月,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寨子川村,发现村子产业不优,积极性不强。工作队员们一致认为,只有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帮扶队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动力。他们心糸群众,说干就干,无私奉献,勇于担当,践行着新时代帮扶队员的初心使命。

  蔬菜大棚里的帮扶队

  面对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土地收益低,增收后劲不足,蔬菜种植一片空白的现状,帮扶队员广泛调研,征集意见,确立了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山区药材+川区蔬菜”的产业帮扶思路,组织群众赴周边地区、山东寿光等地学习技术,问计农业专家和当地菜农,掌握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建成蔬菜种植大棚17个,建立了寨子川村蔬菜生产基地,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同时,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由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蔬菜,助力群众增收致富。“这样一棚能卖4500元,以前我种粮食,但经济效益不如蔬菜,去年政府在村上建设了蔬菜大棚,帮扶队大力宣传动员,扶持农户,帮助我们这些新“菜农”购种、技术指导、销售一条龙服务。我们赚到了钱,也尝到了甜头。”菜农刘喜荣高兴地说。

  “试验田”里的”农技员”

  赴山东寿光学习之后,第一书记、队长王晓军有了新的想法。如果在夏收之后再种一茬露天蔬菜,土地单产收益就会提高。说干就干,真抓实干,帮扶队三名队员逐户上门走访调查,征集社情民意,通过召开政协协商议事会,最终确定由党员示范引领,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先开展“帮扶试验田”建设试种,成功后推广的发展思路。从查资料自学到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授课,组织群众赴外参观学习,帮扶队三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与群众一起躬身田间地头,从选种、整地、施肥、播种、管理,各个环节,与群众同劳动、同奋斗,使自已成了蔬菜种植的行家里手,增强了群众的种植信心,消除了思想顾虑,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党员马爱红将自家的三亩承包地提供给驻村帮扶队作为建设“试验田”用地,并带头种植“绿帅水果萝卜”,引领示范群众,调产业,抓经济,提高土地收益。群众称他们是“试验田”里的“农技员”。           

  群众身边的理发师

  寨子川村地处漳县西边的金钟镇,地域偏远,距县城30公里,距镇上5公里,群众赶集、购物、理发全在5公里外的镇上。村里没有理发店,群众理发难。帮扶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当作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名队员开始了自学理发,筹办爱心理发工具,通过观看视频、卖书籍自学,从采购设备到收拾房屋,每个环节都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终于在苦练一月之后,“寨子川村爱心理发屋”在村上挂牌成立了,门上挂着“义务理发,服务村民”的牌子,并确定每周四下午为固定开放日,平时定期不定期走村入户,深入农户家中为群众义务理发,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身边的理发师”。

  通讯员 何继强 李耀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