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人报甘头条 | 张掖培育“五有”合作社4063家
记者从张掖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社7322家,发展联合社65家,其中培育“五有”合作社4063家,占比55.5%。
张掖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合作社推动、产业带动、农户联动”的发展思路,通过“培育标杆社、发展联合社、规范示范社、整顿一般社、清理空壳社”的具体做法,着力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水平。
各县区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国家、省、市、县合作社示范社“四级”联建,按创建级别分别给予1—5万元的奖励。甘州区2022年扶持农民合作社55家,共兑现财政扶持资金804.88万元;临泽县、高台县每年出台的1号文件中,对合作社在冷链仓储设施建设、流通领域、网店销售等方面予以奖励扶持。
将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与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紧密结合,狠抓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示范社45家,省级示范社284家,市级示范社906家。对规模大、带动强、影响好的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进行重点培育。加大示范性经营主体培育,2022年新认定市级合作社示范社56家,新申报省级合作社示范社92家、国家级示范社8家,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1503家。积极推广前进奶牛、绿松种植、诚泰中药材、裕盛农机等农民合作社发展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围绕打造现代种业、绿色蔬菜、奶牛肉牛、智能温室、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做强做大做靓农民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企业支撑型、基层组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乡村组织引导型、专业市场建立“市场+合作社+农户”的市场牵动型、能人大户组建“能人大户+合作社+农户”的农民自主型合作社、改革供销管理体制建立“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供销合作社等五种模式,发展壮大合作社,为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甘州区积极探索“支部+村集体+经营主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已组建的国道227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农业片区党委和甘州区盈大灌区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片区党委,建立“片区党委+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引导农民合作社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的服务水平,推进形成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格局。引导农民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入股合同、用工合同,提供产前生产物资、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提供购销服务等,多方式推进农民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发展产业、参与生产,帮助农户增产增收。通过规范提升行动,各类农民合作社成员发展到11.7万人,带动农户18.2万户,农民合作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带动能力稳步提升,农户参与发展程度持续加深。
采取抱团取暖、联合发展、种养结合、同行业联合、跨区域合作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化行业联合、产业链整合、地域联合,促进合作社抱团发展,努力做大做强联合社,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共同发展。至目前,已引导组建大满天成农牧、陇鼎源农牧、鹏茂种植等65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通过集约化经营、跨区域建立生产基地,整合农业资源,扩大生产规模,采取引项目、带人才、传技术、保销售等协作形式,有效增强了合作社综合实力。
据介绍,自2018年全国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以来,全省共有20个县区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试点,张掖市民乐县、甘州区、临泽县相继被列为试点,其中民乐县被列为2020年试点,已于2021年底完成试点任务,甘州区、临泽县被列为2021年试点,计划到2023年7月底完成试点任务。同时,甘州区、高台县于2020年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 2022-09-15【我倡议 我践行】张掖市妇联“争做巾帼好网民·同心向党绽芳华”倡议书
- 2022-09-15【网络文明宣传月】张掖市网络文明宣传月活动丰富多彩
- 2022-09-15张掖市举行网民素养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 2022-09-14张掖高台县: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