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大南峪:三任“好支书”十年“蜕变路”

22-08-30 16:1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大南峪村景色怡人的田园风光

  “‘老支书’回来了,‘老支书’回来了!”2012年春天,在偏僻的华亭市策底镇大南峪村,阔别村子30余年的“老支书”兰德明回到村子,一时间成了村子的新闻。

  因为这次他回来,是为了完成“让村民生活好起来”的夙愿。

  1975年,作为村子为数不多的党员和“文化人”,兰德明当选为大队支书。从那时起,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成了他愿望和追求。

  1979年,兰德明带领群众利用村子丰富的石料资源,率先办起了全公社第一家石料厂;1980年,他亲自勘查、设计、规划,带领乡亲们一镐一锹削山填沟,修成了全公社第一条砂石路;1981年,他带领村民修诊所,在全公社办起了第一家大队级医疗站……村子情况好转后,兰德明辞去支书,走上了行医路;一转眼,30年过去了。

  2012年,兰德明又回到了村子,拿出一生行医积蓄,重操“修路、办产业、发展医疗”“老三样”。

  “回到村里,看到下雨后村民仍是两脚泥;遇到大雨,河岸南北的村民只能望河兴叹。”兰德明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支书’,我要给村民办点实事。”于是,他自掏腰包,拉运砂石1000余立方米,铺垫了240余户村民门前的土路;投资28万元,修成了一座宽6米、长20米的石拱桥;投资10万余元,在村头修起了篮球场和广场。

  桥修成后,策底镇政府、大南峪村村民为了感激他,将这座新修的石拱桥命名为“明德桥”,并请人篆刻了“明德桥赋”立于桥两侧。“这些年来,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只是想为群众服务。身体力行站好‘老支书’的最后一班岗。”兰德明说。

  基础条件改善了,兰德明并没有满足。他又利用村子水资源充沛、自然环境优美的优势,动员群众挖池塘,发展垂钓和农家乐。金秋时节,走进大南峪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社巷道,一户户错落有致的民居和石拱桥互衬互托相映成趣;村头文化广场上男女老少笑容满面,休闲游戏,和谐自然,一幅新农村的美好画图。

  村民们明白,这喜人的变化来自“老支书”的为民情怀。

  2014年,脱贫攻坚春风吹进大南峪。时任村支书李春学勇挑重担,接着“老支书”兰德明建起的鱼塘,发展起的休闲垂钓,李春学为村子规划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路子。

  思路定下后,在李春学的积极争取,当年,736万元的美丽乡村暨生态旅游村建设项目落户大南峪。

  经过持之以恒建设,110户危旧房得到改造,113户456间土坯房整体消除,硬化通社道路5条7.2公里、砂化产业路3条12.5公里,硬化院落、巷道1.38万平方米,整治河道2000米,栽植行道树2100棵,村子旧貌焕了新颜。

  同时,村子按照“山水、养生、人文”定位,对村中的老屋、老墙、老井进行“乔装打扮”,陈旧的磨盘、废弃的农具为村庄增添了不少古朴的元素。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和自然风光,实施小公园、仿古大桥、流水瀑布、水车安装等景观工程,让村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策底镇大南峪村一角

  “一任接着一任干,现在村子旧貌换新颜,干净整洁的村社巷道、绿树成荫的参天大树、青山薄雾中的小桥流水、郁郁葱葱的庄稼,件件都成了城里人流连忘返的风景。”看着村子一天天变美,李春学心里可开了花,“每逢节假日,这里就成了城里人的‘氧吧’和‘乐园’,小村子一下子有了大城镇的感觉,热闹非凡。”

  村子美了,李春学又带领村民发展起致富产业。2016年,村“两委”牵头成立兴裕药材种植合作社,新建涧沟河流域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引导村民种植天麻、半夏、独活、川芎等中药材,全村药材种植面积“暴涨”到1000多亩,户均达到3亩多药材。

  “在村‘两委’带领下,村民种药材、搞养殖风生水起,收成和效益大翻番。”李春学说,“村民户均从产业增收4200元,人均增收达1011元。”2017年,大南峪村实现脱贫摘帽。

  “2014年到2017年,村子先后实施的各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0多万元。”李春学说,先后建成乡村记忆博览园、水上游乐园、野外露营地、农耕体验园、跑马场等大大小小的景点30余处。

大南峪村乡村记忆博览园

  2020年,村“两委”换届,村支书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轻的李海杰手中。

  走马上任,李海杰组织成立了峪盛旅游管理公司,在村子又配套了网红桥、观光自行车道、水上游船、攀爬廊架等旅游设施,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中药材观光栈道、农耕文化园、采摘园、药材景观园、粉红沙滩,连续两年举办的乡村旅游文化节暨大南峪“粽”情端午民俗文化节,更是极大激发了村子的发展活力。

  “现在,我们村子年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旅游收入20万元以上。”李海杰说,“如今,村里有项目,村民有产业,发展有出路,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三任“好支书”,十年“蜕变路”。初秋时节,漫步村子,古树洒浓荫,溪水绕村流,一步一景观,人人展笑颜。昔日的“烂泥湾”,如今成立远近闻名的“美家园”。

  通讯员 张小兵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