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大学生“簪娘”受追捧 宗怡彤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让更多人认识并喜欢上绒花制作

22-08-22 09:32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编辑:宋芳科

  原标题:大学生“簪娘”受追捧宗怡彤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让更多人认识并喜欢上绒花制作

  宗怡彤用心创作

  绒花作品

  宗怡彤是一名大学生,也是汉服“簪娘”中的一员,坚持绒花制作已有两年。这个假期,她把自己制作绒花的视频发布在了网络平台上,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从喜欢到自己动手制作

  随着“国风”的流行,兰州出现了一些汉服社团,兴起了“汉服热”。2020年左右,还在读高中的宗怡彤对汉服产生了强烈兴趣,她不仅购买汉服,还参加了学校的汉服社团。在慢慢接触和了解汉服的过程中,她发现市面上搭配汉服的首饰种类、款式及做工、质量多数不是很好,一款质量不错且款式新颖的簪子售价很高,不是一个高中生所能承受的。而一套精美的汉服,没有了好的配饰的衬托,总感觉美中不足。所以从那时起,她开始从各类视频平台上自学发饰制作。也是在不断接触和学习中,她成为了汉服“簪娘”中的一员。

  看着别人做簪子很简单,但是到了自己上手,完全就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宗怡彤说,她从网上找到制作簪花的视频后看了几遍,感觉也不是太难,于是购买了材料开始动手制作。但是万事开头难,看起来容易上手的制作过程,实际操作中却磕磕绊绊,虽说最后并没有“半途而废”,总算制作完成了,但所呈现出的效果和想象中还是差得太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虽然刚开始制作簪花时不是特别熟练,成品效果也不太满意,但在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了宗怡彤不断进步的基础。排线、栓铜丝、裁剪宽度、勾挑搓丝、打尖、传花,每一个制作过程,她现在都非常熟练。只要脑海中有了想法,她就着手制作,从蚕丝线的配色开始,一步步打造自己想要呈现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她也融入了很多独特的想法,设计出不同样式的绒花。“有时动手之前的想法,在制作过程中会临时改变,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发现那些材料更适合做成另外一种样式。”宗怡彤说。两年下来,她所制作的绒花已经堆满一箩筐,少说也有二三十支。从制作传统绒花到设计新款式、尝试新方法,兴趣是她最好的老师。

  传承之路 创新之路

  一路坚持下来,宗怡彤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簪花的知识,比如绒花工艺属于“非遗”范畴,比如在汉服发饰制作中,除了绒花,还有缠花的制作方法。随着对汉服发饰认识的不断加深,她越来越觉得这不仅仅是在制作“美”的东西,更是在了解和传播一种文化。

  年轻人特有的创造力也让宗怡彤想有所创新。她会与懂得制作缠花的闺蜜一起,将两种制作方法融合创新出新的花型;看到有人把掐丝工艺和绒花制作联系在一起,她也尝试动手制作,并取得了成功。

  这个暑假,宗怡彤最高兴的是,当她把制作绒花的视频放到网上后,有人私信她,说想要拜师。这对她来讲无疑是一种激励,但她深知目前所学还不够,所以她打算踏踏实实地继续实践,不断精进。她的网络昵称是“平平无奇搓丝匠”,但她想做的事情并不是“平平无奇”。她想通过社交媒体,让更多人认识这种工艺、喜欢上绒花制作,了解更多关于汉服、关于簪花的文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怡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