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高校综合

重走中国西北角|透过非遗传承人视角 探秘河西宝卷的前世今生

22-08-12 14:5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随着任积泉先生一声浑厚的“开卷”,《下屋兰宝卷》唱和出了一家人从搬迁到脱贫致富的生动画卷。三弦悠扬的乐声中,赵一帆小朋友稚嫩的童音在南华书院里响起,和着赵冬梅手中碰铃传来的清脆悦耳的叮铃声……采访成员在书房角落里听得如痴如醉。

  2022年7月,张掖市南华书院的河西文化研究室里,河西宝卷创作团队展示了独属于河西宝卷的念唱。

  意义深远——河西历史的文化遗产

  河西宝卷是甘肃省河西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由唐代的敦煌变文和俗讲以及宋代说经演变而来,以民族乐器伴奏,用方言念唱。卷本内容的地域性强,历经时代更迭,形式和内容不断变更。

  关于河西宝卷的前世今生,甘州国学书院院长胡永晖向我们娓娓道来。

  起初,河西宝卷主要记录佛经故事与民间的历史和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地方传承人会根据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例如,添加一些本土文化元素,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宝卷。这种本土化的传承方式让河西宝卷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可以一直流传了下来。目前河西宝卷主要在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等地区所在的河西走廊传颂。

  “学术界一般认为,河西宝卷本来是从中原传入河西的,但在流传的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环境不可避免地被改造。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宝卷文本,都带有明显的二次加工的痕迹,大量河西方言的出现就是明证。明清时甚至出现了河西人新创作的宝卷,这是宝卷文化被河西人接纳,并被河西文化所吸收消化的一大表现。现在流行于河西地区的《敕封平天仙姑宝卷》是河西宝卷当中的经典,由河西人编写、刊印,反映的也是发生在河西的历史故事。”胡永晖向我们介绍了河西宝卷本土化流变的一些特点。

主创人胡永晖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兆瑜促膝交谈 王韩杞泽/摄

  “宝卷是一种俗文化,起源于乡村,流行在乡村,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去念唱的。”任积泉先生介绍。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外出打工的人数日益增加,炕桌也很少被使用。传承与念唱河西宝卷的人数锐减,致使宝卷的传承出现了危机。“到目前为止,张掖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西宝卷代表性传承人44人,其中国家级l人,省级4人,市级39人。”胡永晖对此非常担忧。

  2006年,河西宝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民间非遗项目,吸引了省内外大批专家学者开展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河西宝卷是研究河西文化的一种百科全书,涉及河西文化的一些元素,有文学、音乐学、历史学方面的,还有地理、民俗等方面的内容。”胡永晖说。

  近十年以来,张掖本土的宝卷爱好者和专家学者专注于宝卷传承和保护的相关研究。以任积泉为代表的宝卷研究专家成立了创作团队,致力于从源头改善河西宝卷的传承,为此进行了大量新宝卷的创作;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宝卷的音乐表达形式,尤其是曲牌曲调进行了研究。

  源远流长——文化传承的生态链条

  河西宝卷能够从唐代传承至今,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生态链。任积泉从造卷、抄卷、念卷、借卷与还卷、评卷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河西宝卷文化生态链的内容,“这个链之间互相有联系,缺一不可。”

  造卷,也就是创作,是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第一要素。

  自河西宝卷诞生之日起,创作就没有停止过。造卷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结合。从唐代到民国,《孟姜女哭长城宝卷》《昭君出塞宝卷》《敕封平天仙姑宝卷》《金凤宝卷》《救劫宝卷》等作品在时代变迁中不断被创造出来。

  《战瘟神宝卷》是任积泉团队本着生产性保护原则创作的第一部宝卷。在新冠疫情袭击中华大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任积泉团队开始记录性创作。《战瘟神宝卷》以张掖援鄂医务工作人员为主线,讴歌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抗疫精神,表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凝聚力。这部宝卷从日常生活出发,大胆创新,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体现出新时代的特征。

发表在《北方作家》2020年第六期上的《战瘟神宝卷》 王韩杞泽/摄

  造卷是一项长期工程。创作宝卷的流程包括选择主题,列出大纲,写出故事梗概,创作,试念唱,发表,正式念唱,绘画创作等。一个完整的流程走下来,没有一年是完不成的。“宝卷的创作是最艰难的阶段。《战瘟神宝卷》写了改、改了写,反反复复改了38遍才定稿。这中间就是创作修改,创作修改,创作修改,不停地修改。”任积泉向记者道出了创作的艰辛。

  要检验创作的宝卷是否成功,就必须进行试唱。任积泉说:“一部宝卷,不经过试念唱这个阶段,那是不行的。试念唱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念唱人的意见反复修改后才能进入发表阶段。”

  抄卷也是河西宝卷传承的重要环节之一。抄卷不只是简单地抄写,在誊抄宝卷的过程中,抄卷人会不自觉地代入到故事中,利于修身养性,这也是一种新的创作。任积泉喝了一口茶,继续说:“一部宝卷在传抄的过程当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发生一些变化。唯一不变的可能只是故事情节的大概,自然景观会进入到这个宝卷里面去,人文的内容也会进入到这个里面去。”

宝卷创作团队的领军人物任积泉先生接受采访 王韩杞泽/摄

  出于信仰,古人把“宝卷”视作“宝”。很多人会把抄好的“卷”用绸布包起来或者用木板做宝卷的封面,然后用非常精美的盒子装进去。有的人甚至用桐油刷宝卷边页,条件稍微差一些的人家也会用烧热的油沾宝卷的边页,让宝卷的外围变硬,以便更好地传承下去。

  如今,抄卷依然存在。首先找知名书法家用小楷一笔一划地将卷抄写下来,不能有半点潦草;然后找画家插图,制作曲牌二维码,矫正无误后才能印刷。

鞠勤老师手抄线装本的《高老庄宝卷》 王韩杞泽/摄

  河西宝卷的表演形式叫做念卷。念卷是河西宝卷文化生态传承的精髓,也是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念卷人又叫念卷先生,他在念卷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影响力和传播力主要取决于掌握曲牌曲调的多少。

  在流传下来的宝卷里面,约有150支曲牌。这些曲牌是宝卷文化当中最精彩、最有文化价值的部分,也是河西宝卷传承的重要内容。胡永晖认为:“念唱当中,念卷人掌握的曲牌越多,表现形式就越丰富多彩,就越能吸引人。”

  宝卷不能只念,还要有观众“接”,不仅有念卷人,还有接卷人。简而言之,就是互动。念卷人要念,下面坐的人与念卷人互动接唱,有学识的人会跟着宝卷的内容和声,其他人也跟着伴奏念唱“阿弥陀佛”。高高低低的嗓音混杂在一起,伴随着主念卷人浑厚的声音,让现场的氛围达到一个又一个高潮。如果宝卷的内容不好,现场就没法达到这种效果,可以说观众的和声就是评判宝卷好坏的标准之一。这种念唱方式丰富了宝卷的表达形式,调动了现场的群体情绪,促进了宝卷的活态传承。

  在宝卷传抄的年代,借卷与还卷也是宝卷传承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印刷术的普及,这一环节也慢慢淡化。“但这个环节当中,形成了好多民俗,慢慢演变成了一种诚信文化,形成独有的文化魅力。”任积泉说道。

为新创宝卷插画和抄写的新创宝卷 王韩杞泽/摄

  评卷就是评论宝卷的意思,评卷主要由听卷的普通老百姓来评价。越贴近生活实际、越受老百姓欢迎的卷,其念唱频率越高,也就会流传得更久。现在评卷的方式更加多元化,除当地人的口耳相传外,许多人也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软件上发表自己对宝卷的看法。

  五个链条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了独有的宝卷文化。

  守正创新——“旧瓶装新酒”的创新模式

  任积泉认为,传承和发展河西宝卷的关键在于“守正创新”。

  守住这种传统文化的根,不随意改变宝卷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守正。“新宝卷用的是‘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就是宝卷文本遵循传统的基本的格式、要求和特点,比如说是散韵结合、说唱相间的特点,宝卷文本的基本格式和特点要保存下来,最传统的曲牌和曲调要保存下来”胡永晖解释道。

  内容的创新则是反映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代人的故事。“我们新创宝卷遵循的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旧瓶装新酒’,用这种优秀的古老艺术形式,融入时代特色和优秀的传统当中进行保护,这种生产性的保护,才是真正的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缪丽霞说道。

宝卷团队核心成员缪丽霞真情回顾宝卷创作经历 王韩杞泽/摄

  任积泉认为,宝卷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就是那些曲牌,传承宝卷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就是如何传承它的曲牌音乐。

  《战瘟神宝卷》中引用了十二个曲牌曲调。在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首先要掌握曲牌曲调所表达的内心情感,然后根据宝卷反映的内容,按照“散文+韵文”的格式进行创作。缪丽霞向我们讲述了新宝卷创作中的曲牌部分。她说:“十里亭这个曲牌,它表现的是惜别之情。所以,在《战瘟神宝卷》里面,就用这个曲牌表现援鄂医务工作人员离开武汉的惜别场景。”

  任积泉创作团队在“守正”的基础上,将当代生活融入宝卷中,创作了《战瘟神宝卷》《青苗旗宝卷》《高老庄宝卷》《下屋兰宝卷》。另外,《伏心魔宝卷》《惊梦黑水国宝卷》《左公柳宝卷》也在创作中。《下屋兰宝卷》描绘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农民齐心奔小康的美好愿景,这与脱贫攻坚的时代诉求紧密结合。正在创作的《伏心魔宝卷》则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反映了大学生的成长历程。

甘肃省书协会员王雪琴用蝇头小楷抄写的《下屋兰宝卷》片段 王韩杞泽/摄

  胡永晖认为,随着文化程度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宝卷创作只有内容创新是不够的,还要提升语言艺术的表现力。

  传统的宝卷传播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美篇和快手观看现场活动。河西宝卷在网络平台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过去,最传统最正规的念唱都是在室内进行的,很少有在室外进行的。现在,在院子里或者在更大的空间也有念唱的。”胡永晖说道。

  任积泉创作团队很重视传播方式的创新。“我们把每一个需要念唱的曲牌曲调录制成视频,形成二维码,放在我们发表的宝卷中,方便大家听和学。”曹斌补充说:“起初,我们没有意识到传播的重要性,意识到的时候,只是用文字把这些记录下来,后来也有图片、视频,但是没有做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资料存储。今后,我们将更加注重数字化的保护与传播。”

发表在甘州区文联主办的《黑河水》杂志上的《下屋兰宝卷》 王韩杞泽/摄

  传承发展—“生产性保护”的传承模式

  近年来,张掖市建设了9处河西宝卷的非遗传习所,为河西宝卷的传承、研讨和培训活动提供了平台。

宝卷团队核心成员现场念唱《下屋兰宝卷》片段 王韩杞泽/摄

  任积泉一直致力于河西宝卷的研究。为传承和发扬河西宝卷,他成立了创作团队。团队成员有数十人,来自不同行业,但都是土生土长的张掖人。他们从小就对河西宝卷耳濡目染,对宝卷有着独特的爱好。

  胡永晖说:“以前,对河西宝卷的传承主要是以河西宝卷传承人的念唱作为主要的保留形式来进行的,新创作的宝卷极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我们的宝卷创作是一个创举,是更好的传承。”

  “非遗现在最新的理念就是生产性保护,就是在挖掘、研究、整理的基础上,用这种优秀的古老的艺术形式,结合新时代的特色,把新时代的内容融入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当中来保护,这样的保护是生产性的保护,也是真正的活态传承保护。”缪丽霞向我们介绍了保护理念。

  谈及《战瘟神宝卷》的创作,大家都谈到了创作的艰难。

  大家念唱曲牌曲调都是头一回,对河西宝卷缺乏认同感是创作途中的一大难题。“创作团队组建之后,我们对河西宝卷文本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任老师向我们传授一些宝卷的专业知识,教我们念唱曲牌。我们也是在边学习的过程中边进行创作的。”赵冬梅说。

宝卷团队核心成员赵冬梅畅谈创作体会 王韩杞泽/摄

  宝卷的创作需要涉猎多方面的内容,既要懂文学、历史、音乐,也要会写、会唱。所以,只有一个团队才能完成整部宝卷的创作。“我们整个团队,每个人都有盲区,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团结协作的过程。”缪丽霞说道,“我自诩有点儿音乐基础,但宝卷曲调一开始怎么也唱不准确,每一次集中讨论,都要学唱一个曲牌,每次都要学三四个小时,从七八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我们的讨论和学唱还意犹未尽。”

  《战瘟神宝卷》的创作历经十个月的时间,大家一遍遍地写,一遍遍地集体讨论,一遍遍地提出修改建议。任积泉整体把握;赵冬梅把自己在医疗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融入宝卷;缪丽霞将张掖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写进宝卷;胡永晖擅长宝卷体例和语言风格;曹斌认真阅读抗疫白皮书把握政策;李腾贵描写一家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待集体讨论的时候,大家一起给散文瘦身,修改曲牌韵律,推敲词句,做好专用名词和重要事件的注释,细心地消除错别字,所有的付出最终都在演唱中被传达出来。

  在《战瘟神宝卷》发布当天,观众听着焕然一新的宝卷,感受着武汉抗疫逆行者们的喜怒哀欢,动容地参与到了合唱之中。“内容全是新的,可是仍有宝卷原来的味道。”有的听众抹着眼泪表达出自己对新宝卷的喜爱。

  宝卷深受喜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宝卷的语言已经从方言走向了多元化,唱法也更加自由随性。任积泉认为:“人家学的普通话好,就用普通话念唱,说的方言好,就用方言来念唱,这都是可以的,你就用你最擅长的语言念唱就可以了。”缪丽霞的看法也是一致的:“演唱追求的目标就是唱得好。这个唱的好不是说是你用美声唱法还是有民族唱法,我们不管你啥唱法,要求就是好听。无论是专业歌唱演员,还是用原生态的方言,只要大家喜欢,两种都是可以的。”

  任积泉团队创作的《战瘟神宝卷》《下屋兰宝卷》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省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大家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任积泉创作团队遵循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则。每一次创作都会在实地的田野调查中收集素材和背景资料。为创作《青苗旗宝卷》,他们专门到山丹高庙体验了山丹罐罐席;为写好《惊梦黑水国宝卷》,他们在黑水国遗址寻觅千年记忆,激发创作灵感。

  “南华书院就成了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相结合的一个新的文化生长点,这个新创作宝卷,就在这个地方生长出来的,这在农村是长不出来的。”任积泉说道。南华书院不仅是创作团队的集结地、创作地,也是宝卷的传承地,更是宝卷文化向外传播的桥梁。这里经常有专家学者前来交流研讨,也时常举办群体念卷活动,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参与。缪丽霞说:“不仅仅是年龄大一些的人,年轻人也会有喜欢的。包括河西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参与到这个宝卷念唱中来。”

宝卷团队核心成员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走中国西北角”师生合影留念 宋柏林/摄

  一个下午的采访让大家都兴致勃勃、热情高涨,任积泉先生随即请来了团队三弦演奏的张伟品老师。在三弦的伴奏下,宝卷团队的核心成员现场为大家念唱了《下屋兰宝卷》的一个片段。其中,年龄最小的念唱者只有十岁,是赵冬梅的女儿。自团队开始创作,她就经常参与活动,耳濡目染,对宝卷非常熟悉。年纪虽小,念唱的腔调却有板有眼。

  傍晚时分,夕阳的斜晖将屋内照亮,茶几上摆着大家带来的酸甜杏儿、香甜西瓜。南华书院的莲花也静静合了起来,在念唱的余韵中,河西宝卷的故事还会流传很久,很久……

  (作者王韩杞泽、渠涛、宋柏林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周兆瑜、权玺分别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