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平凉四河:盘活昔日“撂荒地” 种下致富“新希望”

22-05-23 16:0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程健

  本网记者 程健 通讯员 李懂升 张鸿刚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平凉市静宁县四河镇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积极开展撂荒地整治行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落实“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禁止耕地抛荒”,防止耕地“非粮化”,充分挖掘耕地潜力,多措并举打好撂荒地整治“组合拳”,盘活昔日“撂荒地”,种下致富“新希望”。

  拓宽田间路 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好了,道路不便的地也就不种了。但这两年玉米价格好得很,一亩玉米能卖两千多元,我也想种,偏偏没路走,把地浪费了,自从镇政府组织修整了这田间路,旋耕机、三轮车一脚油门就能到地头,大大方便了种地,今年这地荒我要种上……”王河村村民王代虎笑着说。

  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农村家家有了三轮车、播种机等各类机械农具,牛耕人背的时代已是一去不返。杂草丛生、道路狭窄、偏远难行的田地,自然而然的被村民遗忘。今年以来,该镇着眼“以路兴产,以产振兴”的目标,力求把产业路打造成群众出行的“幸福路”、致富的“快车道”。

  在通往田间的路上,村“两委”工作人员正在同施工人员对路面作最后的平整维护,全力保障道路畅通。

  流转撂荒地 激发发展“新活力”

  农村劳动力缺乏,已经是乡村多年存在的常态,群众算了“经济账”,种地不如打工,耕地常年撂荒的情形时有存在。

  该镇上赵村村支书马等兄和镇干部跑遍了家家户户,挨个给在外务工的人打电话,传达党的政策,组织村民召开议事会议,做足撂荒地流转动员工作,土地流转才有了着落。该镇采取“最优选项”,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租赁、股份等方式,让撂荒地种上粮食。在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优惠,全面激发农户复耕复种的内生动力。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该镇撂荒地整治暨万亩旱作农业推广种植示范基地已身披银装,破土出芽的玉米苗长势喜人。

  配强农技员 田间课堂“开良方”

  农技推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该镇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农业生产分类指导。

  正在田间授课的农技员裴仁宗说:“春玉米实行免耕播种应该选择土层深厚、地表平整的土壤,土地前茬作物以瓜、菜、油料类为好,前茬残留物根据具体情况作清除、粉碎处理,以提高覆盖效果,保证玉米顺利播种。”

  “截至目前,7000余亩荒地已复耕,后续,我镇将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镇长陈兵兵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