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大峪河畔“护河人”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活动】【奋斗者正青春】
大峪河畔“护河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张金芳 熊雅丽
常福昌,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不善言辞,脸上总挂着憨厚的笑容。
常福昌自从来到卓尼县木耳镇多坝村多坝水文站,就把心血奉献给了水文事业,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对水文工作的热爱。他是大峪河畔日夜坚守的“护河人”,也是父辈水文事业的“接跑人”。
五岁多时,常福昌就被父亲带到站上生活。常福昌回忆:“遇到下雨天,别人都是躲在家里,而阿爸就往断面跑,忙着看水位,测流量和报水情。”
当父亲常忠廉把多坝站工作的“接力棒”递到他手里后,常福昌一人驻扎在站上。周围的朋友时常打趣说:“在这么荒凉的地方挣了钱能干啥?”
常福昌也曾有过离开水文站的念头,但父亲的教导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干这行就是要能吃苦,一旦干上再不要想其他的事,把河守好了,乡亲们就安稳了。”
自小和父亲在水文站生活,耳濡目染下,常福昌进入角色很快,没几年他就成为了业务能手。常福昌非常熟悉大峪沟的“脾气”,“下雨的时候,河里如果起一层‘水蒸气’,两三小时内绝对有一场大暴雨。”每当这个时候,他就赶忙做准备工作,“发生暴雨洪水的时候要根据水位涨落随时加测,测、算、校、报都要细之又细,不能有丝毫差错。”常福昌说。
水情就是命令,抢测洪峰就是使命。记不清多少次,常福昌顶着电闪雷鸣和倾盆大雨在河边进行流量测验,为及时给出水情信息,测验、分析计算、水情拍报、资料整编的任务经常让他忙得不可开交。
多坝,高海拔紫外线强,冬季室外最低温度近零下30摄氏度,属高寒阴湿气候,自然条件艰苦,但这挡不住常福昌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一年到头,常福昌根本闲不下来。在冬天,水尺周围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为了看水位,每天都要花一两个小时破冰。天气回暖后,从4月起,在长达半年的汛期里,每天间隔6小时一次的水文观测他从未缺席,不仅没有节假日,遇到暴雨洪水,还要加密观测频次。
“最长的一次洪水过程历时一天一夜,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监测,不要说吃饭,水都忘记喝了,等到洪水过后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的时候,才发现喉咙干到发不出声音。”常福昌说。
以前,水文站设备简陋,测流时操作既复杂又危险。一次,他吊箱测流时,一边记录数据,一边把铅鱼随时调整固定,由于下暴雨,洪水冲下来的大木头砸到铅鱼,他差点被洪水冲走。
在常福昌的争取下,多坝站进行了站房、缆道房新建和测验设施设备等改造。如今,水文站电子设备齐全,可以通过显示器实时了解河情,他不需要每天跑到河边看水位。但汛期和下雨时,他还是第一时间赶到断面。“只有去河边亲眼看到,才感到踏实。”常福昌说。
多年来,多坝水文站为地方政府抗旱防汛决策、救灾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河湖长制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守好这个站,站好每班岗”是常福昌的誓言。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壮举,他用一个个精确的数据、一张张工整的记录单书写着对水文事业的执着和梦想,默默地守护着一条河流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 2022-05-17兰州市多名快递从业人员被评为甘肃省“技术能手”“技术标兵”
- 2022-05-17兰州市33人入选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 2022-05-16于凯:探亲期间勇救落水男子 见义勇为彰显军人本色
- 2022-05-16善用“大数据”思维打击电诈犯罪——记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八大队教导员吴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