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用心用情讲好敦煌故事
原标题:用心用情讲好敦煌故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通讯员 段文磊 殷曦
1979年,随着敦煌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依据洞窟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制定了洞窟开放标准,选择了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洞窟,正式向游客开放。
自此,“藏在深闺少人识”的莫高窟,以其多元文化价值和国际化禀赋,逐渐成为甘肃文化旅游的名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一跃成为名扬四海的旅游胜地。
莫高窟所在地敦煌市,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讲解队伍,莫高窟亮丽“第一形象代言人”
气质高雅、知识渊博、讲解专业、服务悉心、态度暖人……参观过敦煌莫高窟的人,都会对那里的讲解员留下深刻印象,留言簿上满满的赞美之词就是明证。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讲解服务工作,就是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
这个窗口,窗明几净,令人喜爱。
从1979年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时的“五朵金花”,到现在近300人的讲解队伍……经过40余年的发展,这支以青年为主的讲解服务团队,始终具有共同的“面貌”——
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准。大部分人同时还掌握一门外语,可提供中、英、法、日、德、韩六种语种的讲解,是目前全国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系统中人数最多、整体业务素质最过硬的讲解员团队之一。
也有共同的“名字”——
他们,是莫高窟亮丽的“第一形象代言人”,能够始终以专业、生动、精彩的讲解,让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变得可亲、可知、可感。
有温度、问不倒,是敦煌研究院讲解员的不懈追求。
这,并非易事。
要有温度,得先有厚度。这是知识、经验积累的厚度。也只有厚度够了,才能厚积薄发、深入浅出。
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为了不断提高讲解员业务水平,敦煌研究院有两条“铁律”——
每年旅游淡季,都会请专家授课,全面提升、扩大理论储备。
每两年,开展一次级别考核,实地考核讲解员们的讲解能力、语言表达和临场讲解水平等。
凭借过硬的业务素养,敦煌研究院的讲解服务团队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称号。
多轮驱动,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共赢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和不断推进,我省文旅产业迎来了发展契机,莫高窟旅游开放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100余万游客——这是截至目前,莫高窟的接待数据。
喜人数据,又伴着挥之不去的淡淡忧愁。
“日益增长的游客人数,固然让敦煌艺术更广为人知,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保护与旅游开放之间的矛盾。”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告诉记者,莫高窟受洞窟空间、文物保护现状等条件所限,可承载的游客数量有限。而短时间内大量和高频次参观将造成洞窟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指标急剧升高,对石窟保护构成威胁。
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摆在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面前的首要难题。
“我们提倡负责任的旅游,既要对文物负责,也要对游客负责。”樊锦诗说。
行动,比心动更加重要。
在历任院长带领下,敦煌研究院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实施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文博行业具有前瞻性的文物保护利用措施——
在洞窟内安装传感器,随时监测游客进入洞窟后的窟内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依据洞窟空间容量、是否有观赏性和严重病害、开放洞窟微环境标准,以及游客数量和流量等数据,研究确定日游客最高承载量。
基于“数字敦煌”资源和先进技术,制作4K超高清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8K球幕数字电影《梦幻佛宫》,建成“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实现“窟内文物窟外看”。
构建实践“总量控制,网上预约,数字展示,实地看窟”的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
这些创新举措,切实缓解了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之间的矛盾,保护了文物安全,提升了游客参观体验度,也获得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认同和赞许。
2010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会议上,莫高窟被作为“有效保护与可持续旅游管理方法的典范”向各国世界遗产地传播分享。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持续优化旅游参观模式,在实现保护与开放共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以莫高窟智慧管理系统建设为主导,策划推出莫高窟虚拟体验“飞天专题游”参观路线,让游客借助移动端即可见到飘逸的飞天、灵动的九色鹿等,依靠技术手段破解制约游客服务与体验的瓶颈。
以莫高窟旅游开放经验为基础,科学核定并严格落实六处石窟游客承载量,提升景区基础设施,统一开通运行门票预约平台,游客满意度达到99%以上,实现了石窟开放利用管理水平和接待服务能力同步提高。
打造矩阵,让敦煌文化全面融入现代生活
“听得到、听得懂、听得好。”这是莫高窟人共同的宗旨、不变的目标。他们躬身践行,一直在努力。
多年来,敦煌研究院充分发掘敦煌文化多元价值,阐释弘扬敦煌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提高文化产品质量,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敦煌故事,让千年敦煌与时代接轨。
深挖敦煌文化内涵,先后策划举办百余场展览,打造出“敦煌艺术大展”“敦煌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莫高精神展”等精品展览品牌,带领敦煌文化走进美国、英国、奥地利等10余个国家,北京、上海、香港等60多个城市(地区),扩大了敦煌文化的辐射范围,为促进文化合作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在成都举办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吸引了108万人次观众。
2021年,在北京举办的“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通过丝绸之路甘肃段和故宫博物院院藏的188件文物及回望两家机构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的发展历程,让观众深刻感悟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融合力、创造力和生命力,吸引了众多线上线下观众。
除在展览陈列上推陈出新外,敦煌研究院还努力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途径——
“云游敦煌”是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于2020年推出的一款微信小程序。用户通过手机,即可从艺术类型、朝代、颜色等维度近距离领略敦煌石窟艺术风采。
小程序自上线以来,反响热烈,得到国家文物局官方点赞和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的自发传播,引发大规模行业主流媒体和文博机构的高度关注,荣获2020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
“敦煌岁时节令”数字文化产品以“传承、人文、诗意、生活”为核心理念,将中国传统节日及二十四节气与敦煌壁画、塑像、出土文献等结合起来,巧妙而富有趣味地将古人的智慧成果引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以清新独特的风格受到大众欢迎,敦煌文化也以更为年轻、更有活力的姿态走到了大众面前。
此外,基于敦煌文化研究成果,敦煌研究院着力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推出“数字敦煌”精品线路游、“数字供养人”、《一事一生·一人一窟》系列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让敦煌文化“出了圈”。
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榆林窟、炳灵寺石窟、西千佛洞、北石窟寺六大石窟辉煌灿烂的艺术风采,也正通过“云讲国宝”“云游麦积山石窟”“寻访炳灵寺石窟”等线上直播、短视频走入大众视野。
据了解,五年来,敦煌研究院官方融媒体平台浏览量超8亿人次,访客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使洞窟里的文物“活”起来、“走”出去,成为“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
勇担使命,传播敦煌文化扩大国际影响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作为历史时期具有世界性文化特性的敦煌文化,无疑是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最好的代表。
多年来,敦煌研究院始终坚持把“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加快敦煌文化走出去”作为使命担当,努力推动敦煌文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让敦煌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敦煌。
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基于敦煌文化价值多元化、国际化禀赋,敦煌研究院先后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专题展览推介活动。
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以音乐为主题的展览;在土耳其、阿富汗等国,举办以敦煌艺术为主题的展览;在美国、德国等国高校,举办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结合敦煌深厚的文化积淀,针对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特点,因地制宜“走出去”,不仅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走出去”的同时,敦煌研究院不断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和机构的合作,引进“丝路秘宝——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品展”“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等展览,为不同文明搭建起国家文化交流平台。
文化发展,只有与民共享,才能真正落地见效。敦煌研究院这样想,也这样做——
开设“敦煌文化驿站”“文化遗产六进”等公共教育课程,让博物馆走进社区、学校,走近公众。
开展450余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公益讲座,“念念敦煌”“指尖上的敦煌”等公共文创体验课程,将敦煌文化带到国内外公众身边。
“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香港大学生敦煌青年实习计划”,延伸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范围,让敦煌文化走出洞窟,让广大学子真切感受敦煌的文化之美。
“敦煌文化历久弥新,现代科技让敦煌文化有了更多的呈现方式,也展示出了它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苏伯民表示,敦煌研究院将始终秉持对中华文明传承弘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推动敦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敦煌力量。
敦煌研究院 组稿 统筹: 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