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崇信:党建引领 跑出中蜂产业发展“加速度”

22-05-10 16: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初夏的崇信,漫山遍野花香四溢,走进锦屏镇关河村,耳畔边是不绝于耳的“嗡嗡嗡”声,不远处成群的蜜蜂交织飞舞,正忙着在花间采蜜。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远远便能看到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散布各处。

  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锦屏镇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36.04%以上,峰峦叠嶂,绿树成荫,春、夏、秋三季皆有花,蜜源丰富,蜜蜂的生长活动环境优越,非常适合中蜂养殖。

  如何把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胜势?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求发展。近年来,锦屏镇紧紧围绕“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支部牵头、合作社搭桥”的“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成中蜂养殖示范园3处,成立了中华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村企结对、订单销售、保底分红”方式,带动村民发展“甜蜜”产业,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中华蜜蜂”,在北方也叫“土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独有宝贵蜂种,中蜂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产量稳定,产品价值高,自身饲料消耗少,采蜜期长。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最初鼓励群众养蜂时,村民并不积极,村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积极向群众宣传中蜂养殖帮扶政策、开展“养蜂学堂”进行技术培训等,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为了鼓励村民养蜂,我和村干部每天晚饭后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带领有意愿养殖的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关河村党支部书记关蕊蕊告诉记者。

  关河村党龄48年的老党员孙天云身体力行率先加入合作社养殖中蜂。“我先带头养了25箱,合作社帮我统一销售,效益很不错,还在观望的群众看到后,吃了一颗‘定心丸’,就慢慢跟着养了。”在党员的带头示范下,如今村里已有72户241人养蜂240多箱。

  记者见到马爱儿时,她戴着手套和防蜂帽,正在查看自家的蜂箱,熟练地打开盖子,密密麻麻的小蜜蜂已酿出一层厚厚的蜂蜜。“我养了42箱蜜蜂,去年产蜜170斤左右,收入20000多元,今年估计还会增加。”马爱儿告诉记者,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并且不争地、不占地、省劳力,每箱蜂政府还给予200元的补助,非常适合自家发展。

  “小蜜蜂也能酿出大产业。”从靠天吃饭的农民变为靠蜂致富的合作社社员,对于如今的马爱儿来说,生活充满甜蜜,而养蜂,已成为一项甜蜜的事业。

  崇信县农投公司副总经理鱼金丽介绍:“土蜂蜜味道甜润,口感绵软细腻,爽口柔和,余味清香悠久,含有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堪称‘蜜中精品’。”

  “我镇立足资源禀赋,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将党建触角延伸到中蜂养殖产业发展第一线,通过思路帮、技术帮等方式,形成了蜜源培植、技术培训、蜂蜜回收和统一销售的发展链条,实现了村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镇中蜂养殖数量已达6800箱左右,年产值预计可达55万元以上。”锦屏镇党委书记张云刚告诉记者。

  近年来,崇信县锦屏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做实做细资源文章,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跑出了产业发展“加速度”。

  通讯员 梁蕊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