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享受初夏好时节 疫情防控不放松

22-05-10 09:0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享受初夏好时节 疫情防控不放松

  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正值夏季,人员流动量大,疫情风险进一步增加。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甘肃省疾控中心近期提醒大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非必要不外出,减少跨省跨地区流动。

  外省来甘人员在抵甘前1天须向所在社区(村)、单位、宾馆酒店报备。高风险地区来甘返甘人员,集中隔离观察14天。中风险地区来甘返甘人员,居家健康监测14天。有疫情的省份来甘返甘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红码、黄码人员,继续分别执行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对绿码人员继续实行3天健康监测,其间,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可有序流动。抵甘后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对因瞒报、谎报、迟报和不履行个人防控责任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非必要不出省,不前往有本土疫情的省份,确需出行的,要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村)报批。返回后要落实3天健康监测、2次核酸检测措施。未经报批同意擅自外出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继续做好科学佩戴口罩、1米线、不扎堆、自我健康监测等个人防护措施。保持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喷嚏咳嗽有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减少开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公共场所活动。进入公共场所,应全程佩戴口罩,配合扫码(甘肃健康码、机构场所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工作。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请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尽快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筑免疫屏障。坚持做好人物同防。非必需不要从境外高风险地区邮购商品,谨慎邮购国内有本土疫情报告所在地区的商品,收发快递做好消毒和手卫生。

  温馨提示 旅游指南

  出行前

  游客应根据自身健康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掌握各种防控知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关注短信、网络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的准确疫情信息;

  精准掌握出发地、途经地和目的地的疫情情况,了解目的地县区是否属于低风险区,旅游景区是否开放和当地防控措施及外来人员防疫政策等情况;

  精准掌握沿途高速公路、飞机、高铁、长途客运、公共交通等疫情情况,目的地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等是否具备开放条件及进入时的防疫要求,提前联系景区、餐饮、住宿等企业事先预约;

  精准规划行程路线,确认每个地点和路线的疫情信息,在各种条件全部满足的情况下再选择出行,避免出现进不去、下不来、无处吃、无处住、回不去等情况。

  行程中

  游客在行程中要携带口罩、手套和消毒剂等防护用品,及时做好个人防护,无论自驾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都要佩戴口罩,避免多人同时出行,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要积极配合高速、机场、车站、景区、餐饮、住宿、购物等场所的防疫要求登记身份信息、测量体温等疫情防控工作,遇排队时耐心等候;

  进入景区时关注醒目位置的告示牌,关注防疫要求;

  进入售票处、游客中心和景区内相对封闭场所时避免人员聚集,配合景区工作人员安排,确保与其他游客1.5米以上距离,购买门票尽量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购票,减少现金的使用;

  游览时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减少使用缆车、游船、电瓶车、景区内部交通车,如确需使用的要采取隔位就座的方式保持安全间距;

  使用景区内电子触控屏等公用设施时最好戴手套,或者使用后及时消毒;

  聘请景区讲解员时,在讲解过程中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或者租用消毒后的电子讲解设备;

  景区内有野生动物和家畜家禽的,一定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请勿近距离直接接触。

  就餐、购物和住宿时

  游客进入餐饮、购物和住宿场所时,应避免人员拥挤,严格按照“戴口罩、勤洗手、保距离”的方式进行,结账时也建议采取电子方式支付;

  用餐时采取分餐的模式,与其他桌隔桌而坐或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聚集,选择煮熟的食物,切忌生冷食物、野生动物,使用一次性餐具;

  进入购物场所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及时消毒或洗手,条件允许时对所购买商品进行消毒;

  进入住宿场所,登记时尽可能与其他客人保持距离,采取非接触方式登记入住,乘坐电梯时注意电梯按键等部位的防护和消毒,避免多人同乘一部电梯,进入房间后确认是否已进行全面消杀工作,并开窗通风,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尽量使用自带或一次性洗漱用品,对当日所穿外衣、鞋子和手套等进行必要的消毒。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都要留意当地公布的疾控中心电话,密切关注自己的体温和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立刻联系当地疾控部门,按要求进行治疗,并做好防护措施,在未确诊情况下避免交叉感染,切莫存在侥幸心理。在疫情完全解除前,游客既要放松心情、领略山川秀美,也时刻不能忘记疫情防控。

  景区防控指南(景区篇)

  加强景区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

  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和报告。应按照要求做好员工健康管理,掌握员工出行轨迹等情况,对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要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要实行“一进一测一登记”制度,进入景区前须进行体温检测,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要关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及时做好疏解疏导。

  严格上岗工作规范

  应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保距离”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员聚集,加强员工用餐管理,实行错峰就餐;减少召开会议数量,必须召开的会议应缩短时间、控制规模。

  加强清洁消毒

  应及时对景区密闭建筑、公共场所、卫生设施、游乐设备、餐饮场所等进行通风换气、清洁消毒。景区内洗手、喷淋等设施应保持正常运行。做好景区垃圾分类处理。

  做好医务服务

  有条件的景区要准备必要的药物和防护物资,不具备条件的应当与医疗机构建立联系。

  严控游客流量

  景区科学合理设置承载量。要有效采取门票预约、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

  防止人员聚集

  应采取分时段、间隔性办法安排游客入园。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等容易出现人员聚集位置要配备管理人员,加强游客秩序管理。优化设置游览线路。

  落实实名登记

  应实行实名制购票,采取适当方式完整记录入园游客联络方式、来往交通等信息,做到可查询可追踪。鼓励景区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

  加强游客防护

  鼓励景区采取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等方式有效减少人员接触。游客在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后方可入园。保持交通、购票、游览、休息、餐饮等场所人员间距。餐饮服务单位应加强循环使用餐具清洁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餐具。

  加强现场巡查

  应增配人员,加大景区巡查力度,对随意摘除口罩、随地吐痰等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不文明旅游等行为进行及时劝诫,切实维护好景区游览秩序。

  加强防控知识宣传

  应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游客服务中心、提示牌、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及时发布景区恢复开放管理措施和疫情防控知识,帮助游客掌握防护要点、增强防护意识、配合防控工作。

  做好应对处置

  发现疑似症状员工或病例的景区,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疫点消毒工作,暂时关闭景区,待情况得到控制并按程序报批后再恢复开放。

  景区防控指南(游客篇)

  公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出行仍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注意咳嗽礼仪、保持安全距离、分散就餐。

  选择健康出游方式

  倡导选择安全、健康的出游方式,避免过多与陌生人接触,可以采取自由行、自驾游等旅游方式。

  网络预订错开高峰避免扎堆

  提前制定好旅游计划,出游前通过网络预订交通、住宿、门票、餐饮、娱乐等服务产品,避开出行和人流高峰。

  准备充分注重防护

  适时监测身体状态,推荐使用个人健康卡,跟团游主动如实报告健康状况,主动配合接受健康安全监测,在旅游公共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入住酒店自带洗漱用品,随身携带便携式消毒品和常用药品。

  保持距离不拥挤

  在交通、购票、游览、餐饮、休息等旅游场所保持适当距离,不扎堆,分时段、间隔性有序游览。

  公筷公勺分餐食

  养成良好就餐习惯,提倡自助餐、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旅途中可自带碗筷,不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

  保持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衣着整洁,勤洗手、勤洗澡,不乱丢弃垃圾,分类投放废弃物。在景区内游玩参观时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和引导,参观游览时戴口罩、不高声喧哗、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服或手肘遮住口鼻。

  相 关 链 接

  夏天来了,口罩怎么戴?

  气温升高,很多人觉得戴口罩闷得慌,小区里越来越多的人摘下了口罩聚在一起聊天。但需要注意,低风险不等于没有风险。什么时候要戴口罩?居民在社区里要怎么做好个人防护?

  关于是否佩戴口罩,低风险地区应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的要求,科学佩戴口罩。

  普通公众

  居家

  防护建议:无需戴口罩。

  户外、公园

  防护建议:建议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无需戴口罩。

  交通工具

  防护建议:骑车、自驾车时,无需戴口罩;乘坐公交、地铁、长途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公共场所

  超市、商场、餐厅、展馆/博物馆、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

  防护建议:公众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剧场、影剧院、地下或相对封闭购物场所、网吧及乘坐厢式电梯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会议室

  防护建议: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人员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特定场所人员

  办公场所及厂房车间人员

  防护建议: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作业岗位工作人员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

  如商店、公共交通工具、餐馆、食堂、旅馆、单位社区进出口、企业前台等场所工作服务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托幼机构人员

  防护建议:因幼儿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议戴口罩。托幼机构教师、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等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中小学校人员

  防护建议: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无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大中专院校人员

  防护建议: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教职员工和学生无需戴口罩;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医院就诊、探视或陪护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本版编辑综合整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