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金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金昌永昌:凝心聚力强县域

22-04-18 09:12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永昌:凝心聚力强县域

数说永昌

永昌北海子公园。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梅兴仁

永昌县美丽乡村。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吕 兆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铭功 吕兆

  伫立回首,五载芳华,终不负人民群众所愿。

  菜草畜产业品质持续提升,高原夏菜、优质牧草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农业增加值完成25.78亿元,同比增长12%;

  高品质菜草畜、精细化大化工、集群式新能源、全降解新材料“四个百亿级”产业链初具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家,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

  新落地建设55个招商项目,完成到位资金33.98亿元,省外投资到位资金31.59亿元;

  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成效进一步巩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1.88%,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全民参与推进村庄清洁、乡村建设行动,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个、乡村建设示范村15个,新改建农宅5743院,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

  经济逐年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永昌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强县域”行动,立足工业主导、生态功能“两个定位”,紧盯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强县、打造省级乡村振兴样板县、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三大目标”,致力激发高品质菜草畜、精细化大化工、集群式新能源、全降解新材料“四个百亿产业链”内生动力,加快构建新型工业聚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文旅商贸融合区、城乡发展典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创新发展试点区,积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坚持扩规延链,产业培育实现提质升级

  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永昌县深度对接金昌“2+4”产业链,坚持扩规与延链并重,全链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加快实现产业培育创新突破。

  做精做特优势农业,永昌聚焦打造以菜草畜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为龙头的祁连山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字招牌和北纬38度“黄金带”优势,着力打造高品质菜草畜百亿级产业链,持续做优高原夏菜、优质饲草、高品质肉羊优势产业,全力培植玉米制种、马铃薯、奶绵羊(奶牛)、生猪、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全面构建“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群化、营销品牌化”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体系。

  目前,全县已形成以朱王堡、焦家庄两镇蔬菜冷链集散为核心,带动各乡镇建设绿色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为辅的区域高原夏菜产业集群;推动形成以东河地区紫花苜蓿种植为中心,辐射带动西河燕麦草种植、清河青贮玉米种植为两翼的优质饲草产业集群;进一步助推形成以元生奶绵羊、新希望奶牛、居佳肉羊为主的乳肉双产业集群及天康、绿康生猪养殖产业集群,优势农业呈现高质量发展势头。

  做大做强循环工业,永昌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精细化、错位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打造精细化大化工百亿级产业链、新能源百亿级产业链和全降解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链,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

  聚力打造精细化大化工百亿级产业链,永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实施联凯、景源、新洋丰等一批精细化工生产线“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了县域内“煤化工、硫磷化工、氯碱化工、氟化工”共生融合,县域内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达到18户,各类化工产品产量达到209.85万吨,各产业链上下衔接、环环相扣、吃干榨尽,基本形成了以“企业内‘小循环’、链接产业间‘中循环’、带动区域内‘大循环’”的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聚力打造新能源百亿级产业链,永昌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机遇,依托新能源开发建设,着力打造永昌县河清滩集中式光伏发电产业园和永昌西部风电场,华能、甘电投、润鑫等一批光电指标规模达125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在落地实施,洁源翎碳基于碳捕集二氧化碳资源化化工产品线等新能源配套产业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加快实施。2021年,全县风光电装机规模达到50.3万千瓦,年产值达4亿元,新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

  聚力打造全降解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链,永昌大力支持甘肃莫高聚合环保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围绕生物降解聚酯材料等,投资建成2万吨改性母粒及片材、2万吨生物降解聚酯新材料项目,着力拉长、补强产业链,今年计划实施莫高年产5万吨聚乳酸、2.5万吨丙交酯、3万吨生物降解聚酯性材料、10万吨1,4-丁二醇生产线等产业链项目,全降解新材料产业加快集聚。

  坚持项目为王,园区带动实现集群突破

  永昌县坚持把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高标准规划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物流、科技、生活服务配套条件,围绕“高、特、融、聚”四个转向,扎实开展园区建设“三大行动”,加快实现园区壮大创新突破。

  ——实施河西堡工业园提质扩容行动。全面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合理确定园区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通过省级化工集中区承载能力认定,编制完成《金昌市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十四五”发展规划》。启动河西堡工业园拓展区开发建设,完成拓展区规划编制和报批等工作,新增园区规划面积17.21平方公里。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动实施河西堡工业园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业污水处理工程、惠记大地集中供汽等,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力持续增强。

  ——实施永昌工业园提升进位行动。优化园区布局,构建以永昌工业园区为核心,以百亿级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园、饲草加工产业园、奶绵羊养殖加工产业园为支撑的“一区三园”发展格局,永昌工业园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加快实施供排水管网工程、污水处理厂及供排水管网工程和集中供热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组织开展永昌工业园区生物基降解材料产业聚集区建设及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制定《永昌工业园区进位提升三年工作方案》,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及生物降解新材料百亿产业园打造等项目,园区承载力、吸引力明显提升,在2021年省级园区年度考核中进位10个名次,位于全省省级园区23名。

  ——实施清河农业园区提量增效行动。以创建“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为目标,高标准修编完善2022-2035年总体规划,重新规划总体定位、发展目标、产业体系、基础设备等关键要素,为园区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充分发挥园区区位优势,盘活启动创新试验中心。同时,加快补齐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亮化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坚持融合发展,城乡面貌实现精彩蝶变

  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亮点,永昌县着力打造“五线一带一廊一圈一区”,推动生态文明与文化旅游融合互促,形成以点联线、以线带面、片带联动的整体示范效应。

  今年,按照“2+3+6+N”推进思路,该县深入实施乡村建设突破年行动,全面完成111个发展类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高标准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27个,对42个沿路沿线村庄进行“微改造、精提升”,计划新建集中居住点56个,拆除房屋3205院,新建房屋2391院,提升改造3998院,建设村组道路80公里,改造户厕1200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打造“点上精致、线上出彩、全域美丽”的乡村。

  目前,全县已完成拆废拆旧934院、提升改造239院、开工新建385院,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同时,永昌坚持厚植底色,坚定不移走好“生态立县”之路,按照“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总体布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持续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全面推行“林长制”,争取并落实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统筹实施规模化防沙治沙、森林抚育、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等重点项目,加大县城周边、乡镇驻地及集中居住点等区域绿化。2021年,完成人工造林1.57万亩、森林抚育0.5万亩,绿化新农村集中居民点40个。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永昌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工业废气、燃煤锅炉、民用散煤、建筑扬尘、秸秆焚烧等重点污染源治理,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0天,优良率达91.88%,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值同比下降16%;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值同比下降13.7%。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县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废旧农膜综合利用率达到84%,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4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7.2%。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永昌落实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0.2%。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县域内用水总量控制,2021年全县万元GDP用水量432.9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2%。深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永昌县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实行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踔厉奋发聚合力,实干笃行启新程。永昌县将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梦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