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聚焦2022甘肃两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推动乡村振兴迈新步

22-01-21 09:01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赵满同

【专题】奋进新征程 书写新答卷——聚焦2022甘肃两会

  原标题: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推动乡村振兴迈新步

  打造特色品牌 壮大农业产业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

  近些年,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开发,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形成小而特、特而优农业产业,可以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产业质量效益水平。

  省两会上,农工党甘肃省委提出,甘肃特色农产品多分布于经济欠发达区,资源开发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如资金、信息、技术等。部分特色农产品资源可持续发展遭到破坏,有些地方对特色农产品只是单纯地加工增值,片面追求规模和数量,而忽视了特色农产品品质的改良,造成资源逐渐失去特色,也失去了市场。同时,因为对特色优势产业的定位不够准确,没有突出优势农产品的区域优化布局,也造成了产业选择与市场需求脱节,不利于专业化农业区域的形成。

  为此,农工党甘肃省委建议,应将特色农产品开发与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振兴等各项相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种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域,实现产业结构的均衡化和高级化。在抓紧落实好现有各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同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些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农村小城镇和乡村旅游点,积极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全省田园综合体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制度设计 繁荣乡村文化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房惠玲 苏叶

  随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我省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日益涌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日益显著,各类资源,如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公共产品过度向城市汇集,加速了乡村凋敝。

  民盟甘肃省委建议,应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与农村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治理工作一同安排、一同部署、一同推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立足于城镇化发展趋势,针对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的农村社会现象,研究制定农村文化建设政策,通过创新文化载体、创新文化样式、创新文化活动,使城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互为补充。要注重发挥信息技术对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撑功能,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畅通各种自上而下、由城至乡的公共文化输送渠道,运用新媒体手段激活乡村图书馆、文化书屋、村史馆、乡村记忆馆等资源,为农民提供个性化、订单式文化服务。

  应创建和培育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立足我省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对现有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升级和梳理,将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推广出去,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

  创新发展模式 做强乡村旅游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房惠玲 苏叶

  近年来,我省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扩大乡村旅游规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甘肃省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8013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约238亿元,乡村旅游已占据全省旅游业的“半壁江山”。 但是,与东中部地区相比,我省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规模小、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盟甘肃省委提出,旅游业是与“乡村宜居”兼容的产业,也是将乡村生态资源转化成经济来源的产业。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在于乡土味,重点在规模化和高质量。为此,建议我省将旅游业作为乡村经济振兴的主体产业,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围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把乡村旅游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特色做足、品牌做强。

  应以市县区乡规划为统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保护第一、科学布局、注重特色、差异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我省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和方向,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近期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用活村内的旧屋、河道、果林、菜园等素材,在农家特质、乡土气息、文化内涵上做文章、下功夫,防止低水平发展,避免同质化开发和无序竞争。

  同时,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农户+合作社+公司”等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开拓乡村旅游发展新途径。

  推进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依托特色林果、中医药、戈壁农业等资源,不断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建设一批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公园、休闲农庄,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品牌和休闲星级示范企业。

  抓好乡村民宿这个新载体,制定乡村民宿行业规范,推进实施好乡村精品民宿建设,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不断增加全链条旅游消费的新业态新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提高乡村旅游的可消费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