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警察节特刊】勇毅笃行铸利剑 惩恶扬善写忠诚——记灵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王海亮

22-01-11 21:5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李红军

王海亮(中)勘验盗窃现场

  中国甘肃网记者 李红军 通讯员 王文飞

  从警15年来,他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技术,解读“尸语”,探寻案件真相,为生者权,替逝者言。他共主持和参加现场勘查1700多次,检验尸体760多具,出具检验鉴定文书1100余份,所做的鉴定为各类案事件的定性、确定侦查方向提供重要的证据和技术支持,先后侦破280余起刑事案件。他先后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荣获“全县政法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次。他就是甘肃省灵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王海亮。

  矢志缉罪 精准“破译”犯罪“密码”

  一根毛发、一滴血迹,都是揭开真相的重要细节;一处伤痕、一个姿势,都是亡者留下的无声“告白”。作为一名专业刑侦技术人员,王海亮始终坚信,任何犯罪过程都不可能欲盖弥彰、天衣无缝,都会留下蛛丝马迹,凭着这股不怕苦、不畏难的韧劲,一起起疑难悬案被他破解。

  2017年1月10日,以捡垃圾为生苟某某在灵台县城关村西沟社一老庄基院内被人杀害。勘验尸体时,死者头部、颈部、胸部的数十处伤口,引起了王海亮的格外注意,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他很快推断出死者的头部、颈部、胸部的伤口是被类似匕首的利器戳伤,并对整个作案过程模拟重建。为了案件的侦破工作,王海亮带着队员们泡在案发现场,当时正值岁暮天寒,为了找到有效的证据,他对现场周围进行了地毯式的勘查,或跪或趴在案发现场周围,寻找现场遗留的蛛丝马迹。最终,在案发现场周围的一堆废纸箱中,找到了一把被人藏匿后沾染血迹的凶器剪刀。经检验,剪刀未检验出嫌疑人的DNA分型,案件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王海亮(左一)抓捕上网逃犯

  2021年9月,省公安厅部署开展全省公安重点工作“百日攻坚”行动。王海亮充分发挥刑事技术专业优势,凭借这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嗅觉,他在梳理这起命案的卷宗时,经过反复的考量分析,他认为剪刀虽多次送检未果,但在剪刀的铰合部位和剪刀体握手部位的塑料破损处作为目标部位,还应作为重点检材继续检验。

  怀着对物证必被比中的信心,冒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王海亮再次赶赴省城兰州。在省公安厅刑侦局DNA检验处他和省公安厅刑检专家一起分析、研究案情,确定物证的重点取材部位,困了就趴在电脑桌旁休息,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充饥。

  2021年11月29日晚,检验室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剪刀握手部位的塑料破损处做出有价值的男性DNA分型,该案立即被抽丝剥茧,拔开迷雾,最终确定陕西省麟游县李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获此消息后,他不舍昼夜、连续作战,前往省公安厅合成作战中心对嫌疑人员李某某的活动轨迹进行研判,及时向抓捕组反馈信息。次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落网,一起尘封4年之久的命案成功告破。

  执剑为民 强力围剿侵财案件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多年来,王海亮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民生无小事”工作理念,紧紧围绕群众最为关注的侵财类案件,创新侦查手段,完善侦查机制,在打击犯罪、侦查破案战线上屡战屡胜,成为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克星。

王海亮为受害人退还被盗财物

  2021年2月份,灵台县独店、西屯、蒲窝、新开多家锁门户三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家禽、烟酒等物被盗。此类案件虽是小案,却事关民生,深遭群众痛恨。王海亮想群众之所想,潜心研究犯罪分子作案动机、作案手法、活动轨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最终被他抓获,一举打掉以王某某、谈某某为首的盗窃团伙,破盗窃案件14起,追回金银首饰、手机、烟酒、铜钱古币、纪念章、古董等物共计160余件。此案的快侦快破,有力的震慑了犯罪,辖区盗窃类案件此后明显下降,广大居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也得到有效保障。

  2021年,王海亮组织侦破侵财案件3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20余人,挽回群众经济损失40余万元,获得群众赠送锦旗6面,感谢信两封。

  砥砺奋进 全力打造技术精兵

  “一个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真是强。”正是怀揣的信念,王海亮在打造技术团队上尽职尽责,下了很大的功夫。为此,王海亮抓紧一切时间向书本学理论,向同行学技术,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步提高。他每周周一、周四都雷打不动的为技术室民警讲授刑事技术理论知识及各种设备的实战应用。

王海亮(右)为青年民警讲授刑事勘验技术

  在王海亮的带领下,灵台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中队,从一人唱独角戏,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正规专业的技术团队,其中无渗透着王海亮的一腔热心血。在队友眼中,王海亮既是工作的引路人,有是生活上的老大哥,每当工作中遇到难题,新方法不懂,疑难检材不会处理,图谱分析难理,鉴定意见不会下达的时候,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人都是王海亮。

  2018年,灵台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申请公安部资质认定,王海亮时任刑事科学技术中队中队长,他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王海亮顶着巨大压力,多方请教,通过问专家、查资料,逐渐张掌握了资质认定的核心内容,最终经过技术中队全体干警大半年的努力,灵台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顺利通过公安部评定,被评为“全国二级刑事科学技术室”,实现了由传统痕迹向智慧“形迹”转变,并先后通过现场勘查、人脸识别、网络痕迹、声纹等技术手段成功侦破了刘东、张涛系列盗窃案,张小琦系列盗窃摩托车案,王少少、闫静系列入室盗窃案,郭银书盗窃案等案件120余起,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70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70万余元,成为全省公安基层技术室的一颗耀眼新星。

王海亮(左一)被平凉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从警15年来,王海亮已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有多少次经历蹲守抓捕的煎熬,有多少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的核心价值理念,以默默付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