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看甘肃】陇南康县:“沟”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本网记者 张振宇 程健 通讯员 孟丽娜
中国传统古村落朱家沟、“银杏王后”所在地严家坝、瓜果飘香的田园综合体庄科、风景秀丽的陇南市康县旅游产业示范园、心灵的乌托邦五福临门民宿,还有着食用菌种植基地、八月瓜、猕猴桃、西洋大樱桃等水果采摘园……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映衬,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有机融合,构建出丰富多彩的岸门口镇全域旅游形态。
情侣携手,家庭相伴,呼朋唤友,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这个魅力小镇,饱览生态之美,感受乡愁与乡情,品读历史与文化,品尝特色小吃,体验乡村旅游之乐的同时,也为岸门口镇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
近年来,岸门口镇以“四轴一线一中心”全域旅游总体布局为指导,充分利用村落、文化、生态等资源,依托康县旅游产业示范园和朱家沟4A级景区,持续培育“燕河古镇·康养福地”旅游文化品牌,继续放大“中国最美村镇”传统古村落称号效益,在庄科村、杨家河村、严家坝村新建“中国最美村镇”景观牌,将朱家沟与银杏谷连片组团发展,进而“串珠成链”,大力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0年岸门口镇接待游客11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60多万,极大地带动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步伐。
晨光中的康县朱家沟村山明水秀,村口那棵有1800年历史的麻柳树宛如一把撑开的巨伞静静守护着古老神秘的村庄。从麻柳树沿村道爬坡而上,一条从山峰峭壁间流涌而出的溪流绵延不断,构成了朱家沟山水风景画的主脉络;小溪两侧的民居,沧桑古朴,尽显农耕韵味……在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后,沉睡的历史和红色基因被重新唤起,百年古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沿银杏谷环线(街道—贾家湾—严家坝)向西而行,一棵千年银杏树映入眼帘。春夏时节银杏树枝叶翠绿蔚然成荫,树下儿童嬉戏玩耍,笑声盈盈;待到深秋,叶片金黄,风过簌簌如蝴蝶飞舞,树下铺就黄金锦缎,往来游客络绎不绝。
如果继续向前,便是集住宿、吃饭、游玩、农业观光、农业体验、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庄科村。绵延的青山,澄澈的河水,家家户户门前屋后花红柳绿,这便是庄科村的真实写照,2019年顺利建成国家2A级景区,荣获“中国最美村镇产业成就奖”。
岸门口镇在景点开发、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强调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增加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按照“全域、全景、全时空”的要求,将自然生态、人文服务,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积极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契合了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也满足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需求。“串珠成链”后,岸门口镇全域旅游的景点有了,又重点在周边产业、农家乐、乡村民宿、产业扶贫等领域做文章,把村民家门口的山水风光变成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门路。
燕子河畔,牛头山下,一幢幢别墅相拥而立,这里是燕河湾旅游产业示范园。在中建集团大力帮扶下,燕河湾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康养+医养+乡村旅游”新模式,促进文旅、农旅、电商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建成了集会议、餐饮、住宿服务为一体的康县旅游扶贫产业示范园,陆续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会议80多场次、创旅游收入100多万元,为全镇10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分红8000余元。
被评为“陇南十佳民宿”的五福临门民宿,位于朱家沟AAAA景区一隅,它以传统民居建筑为基础,在未改变房屋结构和建筑风貌的情况下,进行居住功能的提升改造,实现了传统农耕意蕴回味和现代生活美感体验相统一。
除此之外,在百村千桌万床项目引领下,银杏人家、云水小筑、林云山庄等农家乐、乡村民宿相继建成完善,居住在这里,既可以享受到舌尖上的美味,特色小吃,还可以听鸟叫、闻水声,回归自然,静养身心。
旅游的发展,也吸引着能人回乡创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这几年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全镇持续培育壮大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多元生态富民产业,建成康垚、康元等产业示范园区3家,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扶贫车间2个,重点培育旅游产业发展、食用菌生产、猕猴桃、中药材种植和中蜂养殖等多元化产业,鼓励发展“五小产业”,坚持“输血”与“造血”并行,成效明显。
可以说,岸门口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原本闭塞的乡村打开了一扇窗,以客流、资金流带动观念、意识的转变,在有效提升村民综合素质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先脱贫再致富、富了脑袋富口袋的乡村振兴之路。
- 2021-09-27甘肃:多部门联合制定20条金融措施 推动陇原乡村全面振兴
- 2021-09-28媒体看甘肃·民族地区行|民富村强 景美人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 2021-09-27【小康圆梦·看甘肃】陇南成县镡河乡:建设宜居村庄 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9-27媒体看甘肃·民族地区行|临夏市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