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看甘肃】打造“美善河口”亮丽名片
原标题:【小康圆梦·看甘肃】打造“美善河口”亮丽名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河口村,距离嘉峪关市区3公里。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乡土风情浓郁、村容景致独特,宛若一颗珍珠镶嵌在雄关大地。
近年来,河口村聚焦“乐游双泉、诗意田园、孝善河口”三大主题,培育形成了乡村旅游一条街、孝老饭庄、芮宁广场等特色发展主体,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一
夏日宿雨,鸟雀呼晴。漫步在嘉峪关市文殊镇河口村,一条条平坦干净的柏油马路通向四方,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农家乐飘散出阵阵香味……
村民赵玉生,见证了这些农家乐的发展历程。
“我刚创业的时候,是用两顶帐篷搭建农家乐。”赵玉生回忆说。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赵玉生的农家乐已变成了具有田园风格的生态园——“兴盛园”。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家家户户搞起了乡村旅游,而且收入可观。
今年,赵玉生将“兴盛园”打造成火锅店。“现在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致富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今年我除了经营‘兴盛园’外,还租了100多亩农田,种植玉米和洋葱,相信将来的日子会更好。”赵玉生信心十足地说。
厚重的文化、淳朴的乡情、好客的村民……走过20年乡村旅游之路的河口村,散发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特色烧壳子等传统面食精致可口,手抓羊肉、馕坑肉、烤全羊、土鸡焖卷子回味无穷。”
赵玉生说,美食带给游客的不仅是唇齿留香的美味,还有着浓浓的乡情、乡韵。
如今,河口村已建成农家乐、农家旅馆44家,成为周边地区游客的打卡地。据统计,河口村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拉动消费1600万元。
二
饭香随风庄内飘,孝善学礼村域传。走出“兴盛园”,来到孝老饭庄,莺啼柳绿的亭苑错落有致,洁白古意的院墙环拥四方。窗外,是阵阵欢声笑语;屋内,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这是一个专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的饭庄。
孝老饭庄内,饮水机、冰柜、电视、沙发等应有尽有,室外有花池、健身器材等。在这里用餐的老人,一日三餐,菜品丰富、荤素搭配合理。
“按照‘政府补助+个人自付’运营模式,对高龄、生活不能自理、计生特扶家庭的60岁以上老人分为六类发放补助金额,减少老人对吃饭费用的顾虑。”河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萌介绍,河口村借助浓厚的孝善文化,建立以子女供养为主、财政扶持和社会捐助为辅的孝善基金,并成立了集“筹集、发放、管理、公示”工作为一体的孝善基金理事会。截至目前,通过财政补助、子女缴纳、社会捐助等共筹集孝善资金35万元,用于老人在孝老饭庄就餐等方面。
三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作为嘉峪关市“基层宣讲面对面”示范点,河口村以党总支为龙头、议事决策制度为保障,切实开展好基层自治工作,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现在,村庄道路全面硬化、农田水利三面光渠改造完成、水闸改造工程护好农田、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河口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以来,河口村“两委”积极动员全村党员群众开展义务植树等美化乡村活动10余次,种植榆叶梅、梨树、沙枣花,对卧龙山庄内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同时,统筹村域环境治理工作,对双泉农家山庄、乡村旅游一条街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环境卫生清理,努力实现村道亮、门户净、水面清。另外,针对景区景点停车难、垃圾处理难等问题,投入4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村民刘世英高兴地说:“村里这几年发展很快,在家门口不但可以享受美景,还能尝尽美味。”
如今,“美善河口”亮丽名片已经成形。王萌说,接下来,河口村将以五年规划为蓝图,继续加快乡村旅游建设步伐,利用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将旅游景点串珠成链,以乡村旅游发展力促乡村振兴。
相关新闻
- 2021-07-23【小康圆梦·看甘肃】“乡村游”促“乡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