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杨勇:农民的难事是我最大的心事
通讯员 张丹
脱贫攻坚是场硬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扶贫干部尽锐出战,驻村第一书记便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杨勇是张掖市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一名干部,2018年,他主动请缨要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同年2月,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民乐县永固镇西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实实在在的为农民服务,不遗余力的践行着“有机会就要奉献农村,有余力就要帮助他人”的人生诺言,他说:“我作为一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一直想的要在发展产业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因此,我立志要带领老百姓在发展产业上闯出一条致富路来”。
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挖掘,杨勇把西村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认真系统的分析,认为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具备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特点,是最能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于是他把种植黄芪作为助农增收的突破口,但种植黄芪虽然收益高,但成本高、投入大、技术要求也高,当地群众都不敢贸然尝试,“我们以前就是种小麦、油菜、大麦,产量也不行,杨科长来动员我们种黄芪,黄芪以前我们没有种过,不知道种上之后赔还是挣,投资也大,所以没有人敢种。”永固镇西村村民韩文泽告诉记者。
为了打破产业与群众联系不紧密的现状,解决群众思想上的顾虑和担忧,杨勇俯下身子,耐住性子给老百姓做思想工作,讲种植黄芪的效益和前景,给老百姓承诺由他来保底,一切市场风险由他承担,如果黄芪市场价格每公斤低于5元,他就掏钱给老百姓补够5元钱。不仅如此,杨勇个人还出资1万元对黄芪覆土覆膜一体机进行研发。担任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杨兴斌说:“我们见科长这种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来为群众干事业的决心,我们都深深的被他的这种情怀所感动,打心底里敬佩他,所以我们放下了思想顾虑,放心大胆的种黄芪,截至目前,全村共有15户农户参与到黄芪种植当中”。
为了使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当地立得住,立得稳,充分发挥扶贫作用,持续造福贫困群众,杨勇先后到省农科院、陇西、岷县、渭源等地进行学习,与农户共同出资7.5万元建立黄芪育苗研究试验15亩,请教相关专家,改进黄芪栽培技术,在黄芪产量上狠下功夫。2020年,永固镇西村的黄芪的亩产量从当地平均水平6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增幅为25%,增产效果特别明显,乡亲们丰收了,群众发展黄芪产业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目前,在杨勇同志积极推动下,黄芪产业在西村及周边村社方兴未艾,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杨勇面对记者采访时铿锵有力的说道,“能够作为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经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感到十分的光荣和自豪。西村目前已经脱贫摘帽,但是我将继续关注西村的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我应有的贡献。”今年是杨勇担任西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第三年,三年来,他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在驻村工作中真抓实干,把心思放在扶贫助贫上,把双脚扎根泥土里,把汗水洒在为贫困户排忧解难的事业中,以实际行动扛起脱贫职责,兑现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让西村村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相关新闻
- 2021-04-13康县两河镇:“甜蜜事业”让村民过上“蜜”生活
- 2021-04-13漳县:芦笋敲开致富门
- 2021-04-13西和大桥镇:订单辣椒成农民稳产增收的致富产业
- 2021-04-13瓜州:扶贫小车间 致富“梦工厂”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