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生态文明看甘肃

昔日荒山处 今朝花盛开——定西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

21-04-07 08:4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生态大视野】

  昔日荒山处 今朝花盛开

  ——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

安定区鳞次栉比的人工林。 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定西市安定区地处黄河上中游地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山多川少。水土流失面积330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

  水土流失曾经成为长期困扰安定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年来,安定区坚持“水保立区”战略不动摇,按照“大水保、大生态、大战略”的理念,注重生态优先,着眼改善民生,坚持综合治理、综合开发,让安定的沟沟壑壑换了新颜。

  截至目前,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0.45%。

  山至高处人为峰

  走进年逾古稀的刘玉秀家里,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黑白照片,照片里年轻的刘玉秀梳着两个麻花辫,扛着铁锹走在最前面,后面是一群年轻姑娘。

  “不觉得苦,只要地里能增产,哎呀,那个幸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玉秀带领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群众战天斗地,兴修梯田。她说,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历史。

  那些年,一到隆冬腊月,为了加快修梯田的进度,不耽误来年春耕,刘玉秀和大伙两班倒,每家两口子,一个前半夜看孩子,一个下地修梯田,后半夜再换班。

  没手套,没机械,就是一把铁锹一个背篼。“手上口子张得像娃娃的嘴,稍微休息一下就要不停地搓手,不然就冻僵了……”刘玉秀回忆道。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将有我。安定干部群众在改变严酷生存环境中自力更生,历届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带领全区广大干群充分发扬“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为改变生态脆弱、贫困落后面貌付出了艰辛努力。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多年来,安定区修建188万亩梯田,仅移动土方5亿多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砌成1米见方的土石墙,可绕地球赤道13圈。

  谋定四时而后动

  大干苦干加巧干,定叫陡坡变粮田。根据立地条件,安定区干部群众遵循自然规律,兴修梯田、种草种树、治理水土流失,创造了陇中人民改造山河的壮举。

  兴修梯田只是第一步。怎样有更好的发展?

  “安定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必须探索一个让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发展路子。”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冯强说。

  按照资源禀赋条件,安定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草牧业。近年来,管护成本低、收益好,又兼具水土保持和促进恢复生态的优质饲草,在安定区大量的低产田和撂荒地里绿油油地点缀着黄土地。

  60多岁的肖维汉是香泉镇泉湾村村民,在他眼里种牧草有说不完的好处。“种牧草抗旱增产效果好,家里就我们俩老人,没劳力,种草最方便,一种一割一交就完啦。”肖维汉说。

  大前年天旱,肖维汉家里2亩半地的草卖了3000多元,还领到草原生态奖补的钱。“和马铃薯地倒茬种草,不仅弥补了‘空’,地块基本不外露,水土流失几乎没了。”肖维汉笑着说。

  发展草牧业正在成为当地更多农民的自觉选择。

  现在,每到牧草收购时节,香泉镇巨盆草牧业有限公司的门口,洋溢着笑容,满载一车翠绿饲草的群众络绎不绝。

  “群众交草已经尝到甜头了。不排队,一过磅一倒就完事,价格又好,大伙都很会算账。”公司负责人回志仁介绍说。

  2013年以来,安定区动员千家万户种草、种养大户种草、组建合作社种草、草品生产企业种草,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以草兴牧、农牧结合的治穷致富之路。

  目前,全区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90万亩以上,一年生饲用作物每年稳定在40万亩左右,年产鲜草总量达300万吨以上。

  宜薯则薯,宜草则草,宜菜则菜。

  在几十年的水土保持实践中,安定区坚持不懈地实施“水保立区”战略,借助广袤深厚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草牧、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趟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

  守正创新开新局

  “‘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五子登科’治理模式……”每有人参观,这句话是安定区水土保持科技展览馆讲解员说的最多的。

  展览馆位于安定区青岚山乡,展出的各类珍贵史料,详细讲述了安定区水土保持的历程。

  在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安定区经历了艰辛探索、综合治理、创新提升三个阶段,创立了“五子登科”治理模式和“梯田+水窖+科技=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

  “治理不能盲目,要科学规划,更要根据咱们的地质特点实践、创新。”从事多年水保工作的安定区关川河指挥部党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李继忠说。

  安定区按照分区防治、对位配置、草灌乔结合、林草配工程、梯田配水窖等系统要求,创造了梯田优化设计、小流域综合防治、径流聚集工程、雨水集蓄利用、新修梯田培肥、丰产栽培、地埂综合开发利用及节水灌溉等一系列新技术。

  经过长期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建成了以官兴岔、花岔、石家岔等流域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生态工程,取得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效果。

  以水保科技为支撑,当地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质量和水平。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水保骨干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先后有多项科研项目荣获省市区科技进步奖。

  如今,漫步在安定区的川塬梁峁,郁郁芊芊五线谱似的柠条、翠玉般的松柏生长正旺,黄土塬畔层层梯田缠绕,树绿了、山青了、生态好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23次常务会议 研究深化我省统计改革发展和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23次常务会议 研究深化我省统计改革发展和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 兰州市七里河区全力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兰州市七里河区全力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 古浪:学史力行走在前 绿化造林办实事 古浪:学史力行走在前 绿化造林办实事
  • 兰州铁路局恢复正常运力 2021年清明小长假累计发送旅客84.4万人次 兰州铁路局恢复正常运力 2021年清明小长假累计发送旅客84.4万人次
  • 兰州:清明小长假接待游客82.91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5.65亿元 兰州:清明小长假接待游客82.91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5.65亿元
  • 清明期间甘肃省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清明期间甘肃省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 清明假期 兰州车站发送旅客32.79万人次 清明假期 兰州车站发送旅客32.79万人次
  • 站着等你三千年:仰望“东亚文化之都”——敦煌 站着等你三千年:仰望“东亚文化之都”——敦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历史回音】永葆初心
2   【记者手记】铭记历史
3   【探寻初心】宣侠父甘南之行——留存在
4   无人机测绘行业应用高端论坛在兰举行
5   甘肃启动明码标价“护源”专项治理行动
6   定西市与亿利集团签订投资项目协议
7   定西黄土塬探“绿色”经济:生态产业链
8   甘肃省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 力争
9   清明小长假兰铁局发送旅客84.4万人次
10   产业脱贫打出漂亮“翻身仗”——记全国
11   兰州:百年光辉催奋进 汲取智慧谱新篇
12   清明小长假甘肃省文旅揽金17.4亿元
13   紧盯目标强化职能 全力推动开好局起好
14   甘肃肃南:马蹄寺景区迎春雪 游客踏春
15   【“飞阅”中国】甘肃宕昌:杏花满山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