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中甘特稿】从一堆坟到一片林 绿色殡葬的尝试之路

21-04-03 21:4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宋芳科

鲜花环绕墓园

  本网记者 程健 宋芳科

  又是一年清明时。

  这几天,兰州市气温骤降,细雨沥沥,给缅怀哀思亲人的时节徒增了几分悲伤。

  带上点心、买一束鲜花,爬山涉水,来到亲人的墓前,隔着一层世界,说说贴心话,往事如烟却又近似昨天,无限的思念与哀伤之后,是否会在心底思考,多年以后,年老的人也会去世,该去往何处?

  死亡与安葬,是人们比较避讳和不愿讨论的话题。然而,一旦最亲的人或父母过世,大多数人会有一种“自己距离死亡也很近了”的感觉。

  死亡与安葬,是一个不愿提起但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话题。

清明期间,群众扫墓祭祀亲人。

  与已逝亲人的团聚

  人去世后要安葬。传统安葬方式以土葬为主,讲究“入土为安”,这个理念传承了几千年。

  夫妻要葬在一起,后代要葬在脚下,以此延续,家族墓地里,一辈又一辈人按序入土,意为团聚。

  墓地,成为了我们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地方。坟头和墓碑,是人们抒发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寄托。孝道和亲情从这里延续,家族记忆在这里铭刻。直至土地有限,抑或后人搬迁它处,一个家族的记忆又从其它地方延续,但总有一丝情感牵连着两地。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南部山区的韩家坪公墓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自1953年建立公墓以来,这里安葬了包括兰州市本地居民在内的近16万逝者。这里,就有当地居民的土葬家族墓,亦有墓葬改革后的火葬家族墓。不论何种形式,祖先葬在了这里,后人也会跟随而来。

  七里河区殡葬管理所负责人姚阳告诉记者,前不久,来自我国东北地区的一家人找到管理所,请求管理所协助寻找其父亲的墓穴。

  据当事人讲述,其父于几十年前来到大西北工作,后因伤离世,当时的他们姊妹年纪尚小,对父亲的葬礼几乎没有记忆。成年后,想寻回父亲的遗骨,迁至家乡,一来落叶归根,二来可以年年祭扫。

韩家坪公墓松柏苍翠桃花盛开

  根据当年负责其父葬礼的叔辈回忆,他们的父亲葬在了韩家坪公墓,且有墓证为证。然而,彼时以土葬为主,历经几十年变迁,坟堆早已不见了踪影。在姚阳等人的细心查寻下,以当年其父穿着的一双球鞋为证,准确地找到了墓穴。

  “一家人激动地泪流满面,不停地感谢我们。”姚阳说,这样的事情几乎年年都有,更多的情况是因先辈葬在这里而追随至此,或扫墓祭奠,或安葬亲人与祖先团聚。

  每逢清明节临近,韩家坪公墓区扫墓祭奠的人接踵而至,每天人流量高达万余。或在山下居住,或千里赶路而来,纷涌而至的人们怀着虔诚的心到此,只为与已逝亲人短暂团聚,延续家族的情感与记忆。

  站在韩家坪公墓区的最高处,放眼整个墓区,漫山坟堆、墓碑林立,不远处的兰州城反而显得渺小。不禁要问:这些山头,是否有我们将来的安身之处?

树葬墓区,每一稞树都是一份美好愿望。

  走在时代前沿的墓葬改革

  城市,是现代更多的人选择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然而,数以百万计的聚集和社会快速的发展,让土地更加稀缺,这个问题,亦考验着逝者的安葬。

  每一座历史稍久的城市,几乎都被墓地包围着。兰州,也不例外。

  兰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切穿山岭,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自秦朝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千百年来,这座城里的逝者绝大多数都安葬在了南北两山。自公墓建设以来,已有十多个公墓散布两山,进出兰州城的要道两侧,几乎都能看到绵延的墓区。

  1968年,兰州市正式建立殡仪馆,占地极小的火葬墓逐步代替着占地较大的传统土葬墓,为节省土地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今的兰州城里生活着300余万人,每年1万多人的离世,加剧着墓地的扩展,殡葬形式亟需进一步改革。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16年,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发文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这次改革,是按照积极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的原则,科学精准地划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依法推行遗体火化、骨灰或遗体公墓内集中安葬,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更多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安葬方式。  

兰州龙凤园公墓,亲人用鲜花纪念逝者。

  这一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特别是节省用地的树葬、壁葬、塔葬等形式,和更加节地、生态的树葬、草坪葬、花葬等,对于兰州城而言,有助于推动解决墓葬用地问题和南北两山绿化。

  于是,在兰州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倡导鼓励下,各经营性公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推行墓碑小型化、微型化或者不立碑,最大限度降低硬化面积,并提倡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

  经过几年的推行,松鹤园、长青园公墓积极发展树葬,天桥公墓建成窑葬,南山故园积极开发树葬和壁葬,卧龙岗公墓、沈家岭福寿人文园开发有花坛葬,龙凤园开发有树葬、草坪葬、壁葬、塔葬、水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可见,兰州市的殡葬改革紧跟社会发展步伐,走在时代前沿。但是,根据记者走访来看,节地生态安葬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树葬、壁葬、花葬、草坪葬等方式虽环保、生态、费用低廉,但受“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以及互相攀比等因素影响,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率并不高,比重不足50%。

  随着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人们不愿意提及却都要必须面对的问题:多年以后,年老的人身归何处?

兰州龙凤园公墓树葬小树已成林

  “与自然相融是我最好的归宿”

  兰州市龙凤园公墓是节地生态安葬的典型墓园之一。

  龙凤园公墓管理处主任刘万胜介绍,龙凤园公墓成立于2005年4月,是经甘肃省民政厅审批、兰州市殡仪馆直接管理的全民所有制经营性现代化园林公墓。

  多年来,龙凤园按照国家殡葬法律法规,坚持殡葬改革方向,践行文明、节俭、绿色、节地殡葬新风尚,打造公墓与公园相结合、殡葬与感恩教育传承相融合的生命文化园区,探索和推行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们追求生态环境化、逝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安葬。

  走进龙凤园,每棵间距仅为一米多的针叶林覆盖了整个墓区,不进入林内,很那看到这里是墓穴的集聚地。

  每一颗高大的松柏下,肃立着一块墓碑,已经离世的一对对夫妻的骨灰就安葬在树下。整齐的树木、整齐的墓碑,更似一道风景线。据刘万胜介绍,传统形式的树葬旨在节地和绿化。而更加节地、生态的树葬没有墓穴,只有墓碑。

每一个小墓碑都承载着逝者入土为安的习俗

  记者在龙凤园看到,草坪葬的墓碑为卧碑;花坛葬没有墓碑,而是在花坛的墙壁上刻上逝者的名字;壁葬和塔葬相像,均将骨灰盒放在墙壁内或塔内。

  “用可降解的骨灰盒盛装骨灰,安葬在树下,多年以后盒子和骨灰一起被大地溶解,与自然融合。”刘万胜说,“水葬,是将逝者的骨灰撒在水池里,经降解后用于树木、花草浇灌,和花坛葬、草坪葬、可降解树葬一样,多年后逝者的骨灰都将与自然融合一起。”

  这种安葬方式更节地、更生态,亦更似传统的土葬。

  刘万胜告诉记者,2020年,龙凤园公墓共安葬571位逝者。其中,传统墓穴树葬(节地)安葬268位,节地生态墓安葬(包括可降解的树葬、草坪葬、花葬、水葬)268位,壁葬和塔葬形式安葬35位。数据显示,近些年,兰州市殡仪馆平均每年火化遗体1.2万余具,全市有公墓20多家,选择将去世亲人安葬在龙凤园节地生态公墓的为600人左右。而在龙凤园选择节地树葬、壁葬、塔葬的占47%,选择更加节地、生态安葬的占53%。

  松鹤园公墓也是节地生态安葬的标志性墓园之一。开发的一万多墓穴均为节地树葬,现已安葬8000多人。从远处看去,松鹤园更像一片森林。而刚刚起步建设的福寿人文园更是以节地、生态为建园核心,致力于打造兰州市墓葬公园,把逝者安葬在可供参观游赏的公园里。

兰州松鹤园树葬公墓的一片花海

  记者走访兰州市多家公墓了解到,传统墓穴的树葬被大众选择的占比最大,可降解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细细想来,希望去世后葬到土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想,与自然相融是我最好的归宿。”今年28岁,在兰州某国企工作的职工王雷告诉记者,“可能是年轻吧,但我认为,只要入土了就行,至于墓碑啥的,不要也罢。最好葬在树下,子女能找到祭奠的地方。因为树木至少能长几十年。再久了,也不会有人记得了,也无所谓了。”

  王雷只是个人,但不论是社会发展需要还是殡葬文化的变迁,以更新、更节地、更生态的方式“入土为安”,必将成为趋势。

  多年以后,年老的人身归何处?

  或许,一棵常青树下、一园鲜花丛中、一块绿草坪底、一泉清水池里,是年老的人回归自然、安身栖息的最好去处。

兰州龙凤园公墓绿色生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