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尺素寄哀思】又见清明不见您 一年四季思念挂心间

21-03-31 10:3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程健

【专题】网络中国节·清明

  我的奶奶名叫王青敏,北京大兴人,2011年3月20去世,终年89岁。奶奶去世的10年里,每当在街上看见白发苍苍,拄着拐杖,蹒跚而行的老人,就想起我那可爱的奶奶。

  

  自我记事儿起,奶奶就有白头发了,所以我心目中的奶奶没有“春”天。我在这里记述的奶奶的“春天”是我与奶奶相处的30几年里从她老人家那里听来的。作为一个生在旧中国,长在旧社会的农村的女孩而言,小时候苦,这自不必说;但谁也不可否认,贫穷也有花季,奶奶花季年龄嫁给爷爷,上侍公婆,相夫教子,依旧贫穷。奶奶一生养育过六个子女,由于家境艰苦,其中一个孩子送人了。奶奶晚年,还几次念叨过,不知那个送人的男孩过的怎样。

  奶奶常说自己是“睁眼瞎”,解放后她也上过扫盲班,但家里太忙,自己也记不住先生教的,所以这辈子都不识字。这么说好像不对,有一次我把奶奶的名字一笔一画写出来,考奶奶,奶奶正在做针线活,戴着老花镜,头稍抬,琢磨着:“这是我的名不是!”“您不是不识字儿吗?”奶奶的手轻抖着指着第一个字,“这不念‘王’吗? ”奶奶一生就认识这三个字!所以,当奶奶知道我学习挺好,特别高兴。后来我考上大学,奶奶几次对我说:“那上大学得多大学问啊,得识多少字啊!”

  相比现在的生活,奶奶的“春天”虽然安贫乐道,但却是苦涩的。

  

  奶奶的一生在琐碎的劳动中度过,她总有做不完的事。夏天,奶奶的常穿一件蓝色斜襟袄,口兜和肩膀处还打着补丁,后背总能看见白色的汗渍。即使这样,家境也不富裕。听我妈说,那时家里来了客人,奶奶就端着笸箩到街坊家借米借面。这种情况我没见过,因为我记事就81、82年了,农村改革已经开始,家里不缺米面。但奶奶的日子确实紧,那时三叔和五叔都还没结婚,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到处是用钱的地儿。

  我印象中奶奶很少到地里干农活,那时叔叔们都大了,奶奶在家里操持:菜园子,喂鸡喂鹅喂猪,我五叔爱养狗,又弄来一只狗,奶奶拧紧眉头埋怨着,又添了一差事!为了多挣点钱,奶奶家也搞起了“副业”:养兔子,做小买卖,但好像都没维持多久。后来,不知爷爷从哪学的技术,炒花生米和瓜子。这个生意做了些年头,确实给家里增加了收入。

  奶奶累,并快乐着!奶奶的辛苦我可亲眼所见,炒花生米那么多道工序就不多说了,单说剥花生豆就是项大工程,“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这句话在奶奶身上有充分体现:奶奶剥花生最开始也用手包,但时间长了奶奶就开始用牙剥,而且还保证不把花生豆咬破,手牙并用,我们都看神了!就这样也供不上卖,奶奶搞起了创新,让我们孙子辈儿参与进来,采取激励机制,每人分一小墩花生,剥完给五分钱,别小看这五分钱,那时能买一根奶油冰棍,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我通过给奶奶剥花生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秋天,奶奶喜欢,不是因为它是丰收的季节,而是家里的柴禾不用愁了!(做饭、炒花生米要用很多柴禾)奶奶穿上厚重的衣服,戴上那块浅棕色尼龙头巾,背上大筐,带着我去马路两边搂树叶,满满一大筐的树叶,身高一米五的小脚奶奶一天能来回两趟,到家,撂下筐就开始做饭。

  生活不易!记忆中爷爷常年生病,奶奶给爷爷包肉馅儿饺子,只包够爷爷吃的,我们有时能轮上吃一个两个。做挂面汤,只放一个鸡蛋,奶奶就吃点面和汤。即使这样,奶奶心态特别好,见了谁都笑面相迎,一口一个您字,高兴的说家常。记得是85还是86年夏秋之交,奶奶家翻盖房子,就把饭桌支在院子里,记得是早上8点左右,忙完手头的事儿,奶奶可以坐下来吃口饭了,这时来了一位穿着邋遢的老太太,拉着一个小男孩,和我奶奶说好话:给口饭吃吧,不易啊!(大致是这么句话,小时候到我们这儿要饭的人还是很常见的),奶奶二话不说,拿来碗筷,给他们盛了一碗猪油炖茄子,拿了两个馒头,一边吃一边和老人唠家常。

  

  人生的暮年还是悄无声息的来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爷爷下不了炕了,87年春天,一位老主顾用自行车带着两大麻袋花生来家里卖,爷爷苦笑,奶奶感叹:“干不动了!”

  爷爷奶奶一生平凡,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都是本本分分的普通人,没有大富大贵,也没太大成就,但是几个子女都孝顺,只要爷爷奶奶头疼脑热,我大爷大叔儿都得放下手头的事儿,赶紧聚拢到老人身边来,给老人看病。记忆中奶奶躺在生产队的马车上去县医院(大兴区医院)、建委医院(仁和医院)看病有很多次。奶奶年老,无论在哪儿住院,儿子女儿主动排班,孙子孙女孙媳妇孙女婿都去,不少身边的病友都羡慕我奶奶。每到这时,奶奶都知足的应和。

  87年春夏之交,爷爷去世了!这时三叔、五叔早已各自成家。奶奶开始在四个儿子家轮班生活,最开始时每家一年,晚年每家三个月。

  真的与奶奶天天生活在一起,发现奶奶是个朴素的“教育家”。奶奶虽然没文化,但特别尊敬有文化的人,常和我们说:“你看人家识文断字的,多好啊”;“得跟先生好好学……”家里来了木匠、瓦匠等手艺人,奶奶说,“得好好招待人家,你算不过手艺人,人家出门在外不容易,别舍不得给人家吃!”;后来我当了老师,奶奶知道后,笑眯眯的说:“你都当先生了!那得好好教人家”; 结婚后,奶奶还跟我说,要和婆婆搞好关系,要知道迁就……

  真的,别看奶奶没文化,但说的话,做的事我觉的今天都受用。现在,常说的家风、传承,也就是如此吧!

  春去春又回

  我们孙子辈大都是奶奶带大的,记得弟弟妹妹们剩饭,奶奶会把剩饭吃完,桌子上的饭粒也要我们捡起来吃掉。小时候吃饭,不愿意端碗,奶奶吓唬我们,“小时候不端碗,长大没饭碗”,意思是一不能懒,二要有规矩。不怕您笑话,今天在外边吃饭,无论是饭盒还是钢盘,总有端起来的冲动。单位就餐实行自助,有时盛多了,宁可撑着也不愿倒掉,奶奶说过:“年轻时糟践粮食,老了就挨饿”,所以桌子上饭粒也要捡起来吃掉。我也这样教育女儿,一次亲朋聚餐,女儿把米饭掉在餐桌上,女儿用犹疑的眼光问我:“妈,我还用捡起来吃了嘛?”

  在爷爷去世的20几年里,奶奶只要能干的,都亲力亲为,该享福了,有福享了,但她依然闲不住。奶奶是小脚,不好买鞋。晚年也自己做鞋,缝鞋垫。2009年,村里拆迁了,为了奶奶出行方便,奶奶住进我家,一进门,奶奶笑着说,又给你们添麻烦了!深夜,总觉得厕所有声音,第二天,我问奶奶是不是不舒服,奶奶说:“没事,就是刚来不习惯”,无意间,我看到奶奶在床和暖气片间搭了根绳子,上面挂着袜子和内裤,每当想起这些,即自责又难过,真不孝啊!

  之前没条件,有什么吃什么,后来子女都成家立业,生活都很好,要说吃什么有什么一点也不过分。但奶奶对吃穿没甚要求,干干净净就行。晚年奶奶牙都掉光了,几颗假牙也都摇摇晃晃,每天早上就喜欢一碗粘稠的棒子面粥,就着碾碎的花生米吃。常说: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生活好了,吃点没吃过的,都说海参金贵,螃蟹好吃,不行,奶奶吃不惯那东西,还是爱吃爸爸做的咸咸的烂烂的炖肉,炖鱼时鱼头是奶奶的最爱,端上来端下去鱼头都干了,都不让扔,奶奶说:“有滋味!”

  奶奶晚年还有一件高兴事儿,80岁,政府给老人每月100元养老助残券,奶奶念叨着,这社会不愁吃、不愁喝,多好了,还发钱!”奶奶自己也积攒一些钱,常说,我这点钱啊,留着庆90用!后来,奶奶觉得自己不行了,就把钱平分了!奶奶从旧社会,苦日子中走过来的,对国家的发展壮大不甚了解,但物质生活的变迁老人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每当孩子们挑吃挑穿时,奶奶总不解的说:“这社会都多好了,还不知足!”套用句今天的流行词,奶奶的一生满是正能量。

  又是一年清明,以此文纪念我的奶奶:挺想您的!

  作者:马燕

     

  征文启事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苏东坡用一首《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将清明节对家人的相思描绘地刻骨铭心。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是否有那么一瞬间,在记忆的深处,在甜甜的梦乡,亲人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让你泪流满面?

  拿起一个老物件,亲人的身影总在眼前呈现。遇上一件难心事,亲人的寄语让你勇往直前。

  曾经的欢笑,曾经的酸楚,曾经的点点滴滴,萦绕心间。曾经,从笔尖流露的思念。此刻,寄托在字里行间。我们,一起缅怀。

  1.征稿内容:讲述与已逝亲人的点滴故事,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讲述已逝亲人的生前事迹,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从亲人事迹中学到的正能量。

  2.征稿要求:稿件体裁不限,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可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并附文字说明。

  3.征稿采用:所有文稿经编审小组审核后,择优在中国甘肃网原创栏目、清明节专题编发。同时,择优在中国甘肃网“西北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平台编发。

  4.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4月3日,请将电子稿件发送至邮箱:396101201@qq.com。联系电话:0931-8960109 13609382624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