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寄哀思】生活艰难 祖母教我们坚韧面对
又是一个清明节,天清地明思故人。
30多年前,我亲爱的祖母就已离开了我们。这么多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对她的记忆,大都遥远模糊了,可有些往事却依稀地记得。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思念虽已不再是椎心之痛,但只要想起她,我的眼眶就会湿润,思念如丝如缕,绵绵而下,永无尽头。
祖母出生于旧社会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一路坎坷,历经苦难。成年后嫁给祖父,育有一儿二女,还毫无怨言抚养我们七个孙儿。
早年的周家单家独户,曾祖父过早离世,曾祖母势单力薄,一人含辛茹苦把祖父抚养成人。
在那个家徒四壁、孤儿寡母的年月里,嫁入周家的祖母乐观豁达、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以常人不可想象的坚韧,孝敬公婆,拉扯子孙,在偏远贫瘠的小山村树立了农村女性淳朴善良、谦和仁慈、坚实厚道的良好形象。
她虽然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可她很满足,有一个勤劳爱家的好男人——祖父、孝顺持家的独生子、贤惠的儿媳妇、两个温顺的女儿,以及七个可爱的孙子和三个过门的孙媳妇,乃至看到了学会走路的曾孙宝宝,可谓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为此,她不但深受我们子孙后代的尊敬和爱戴,在亲戚乡邻里也有很高的威信和名望。
如今,每当我回到乡下老家,乡亲们仍然还念念不忘祖母,提起她在世时的往事,赞许有加,佩服不已!
祖母一生勤俭质朴。记忆中,我脑海里还深深印着她那清晰的身影:她常年穿着一身长长的早已褪色发白、打了几层补丁的青棉布斜大襟衣,黑色肥大裤子,黑布带扎着的裤腿下踮着一双像粽子似的小脚和那双尖尖的小布鞋,花白稀疏的头发挽成不大的发髻……
祖母所穿的,包括家人的衣服,大多是她和母亲起早贪黑织成的,鞋子也是一针针纳出来的。
祖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白天忙里忙外,晚上也要辛苦到深夜,以她最大的能力接济着生活。
那时我们兄弟多,一家十多口人就靠几亩瘠薄的山地春种秋收度日,时常食不果腹。为此,祖母总是想方设法讨来一些米面、豆子、或薯片干等杂粮,赶着时节挖野菜、采槐花、拾地皮、捡麦穗等等,即便是粗茶淡饭,祖母都会变着花样去做,目的就是让家人多吃点,因为在她心里“人是铁,饭是钢”。
每到春播、夏割或秋收农忙季节,家里大人小孩都会忙活起来,动过手术的母亲不能干重活,只好配合祖母打下手,擀面、炸油饼,做饭、炒菜,祖母苦活累活抢着干,尽管筋疲力尽,但看着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咂嘴的样子,她高兴得心花怒放。
每当此时,我分明在她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到了那历经磨难、风雨沧桑后的一份幸福与快乐;更看到了一份人生的淡定和坚忍,看见了那坚定执著从容不迫面对人生的心态。
对她来说,“忙”是常态。那时我们兄弟几个陆续上学,一年365天,几乎每天她都要为我们做好早饭和午饭,我们吃好便去上学。
一次我大口地吃着,奶奶微笑地看着我吃,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一会儿,她拿着饭碗在锅的另一侧盛了饭吃了起来。我不经意地凑过去看了一眼,天啊,那是剩饭,是焖饭时搁在新煮的饭一边一起焖热的,上面还有镬焦呢,她还端出一碟好几天的咸菜……
我很愧疚地对奶奶说:“奶奶,您为什么吃这些剩饭剩菜啊!”她微笑着抚摸我头说道:“傻娃子,那不是一样的吗!”
奶奶就是这样一位善良、淳朴的中国农村妇女。她用那纯洁的心去关心子孙,体贴后代。
祖母是一个在坎坷命运里有信仰的人,她热情,通情达理、宽厚仁慈。虽然她从没上过学,目不识丁,却拥有常人没有的智慧,教给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路,从她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人间的温情,得到奋发向上的动力。
祖母在邻里之间,姑婆之间,婆媳之间,她是有威信的,她放下的话儿是有分量的。久而久之,人们有事总爱找她,好像在她这里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似的。
祖母热心帮人,也爱求人。每当她遇到疑难问题时,总会向明事理的“高人”请教,尤其向娘家的堂弟求助较多。因其堂弟是个在政府做事的文化人,每求必应。指路迷津多了,她和祖父一样喜爱有文化的人,特别是对我们孙辈的读书非常支持。
她对我们孙子们说过:“不管遇到啥事,人总要有活下去的勇气!”是呀,人总是要活下去的!活下去就需要战胜命运和苦难,就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祖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一生刚毅坚韧,永不屈服。
据我父母说,那时七八岁的三哥突患疾病,身体软弱无力,医治了几次都没效果,再去医生却不治了,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
正当父母焦头烂额之时,祖母让他们安心修水库挣工分,自己却不顾年迈体弱,拄着拐杖,背起三哥东奔西走,四处寻医求诊……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哥得救了,全家人喜极而泣。
她还常对我们说自己没文化,眼前一片黑,出门受尽了苦,因此绝不能让她的经历在我们这一辈身上继续延伸……
八十年代末,祖母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我们。
每逢清明节,站在墓前,看着碑石上她的生平以及膝下几代人散开的枝叶,我总有种很特别的触动:祖母心里一直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应该是她几十年里战胜苦难和不幸的动力源泉。
如今,我们孙辈们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得感恩祖母激发的自励精神。
作者:周传奇
征文启事: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苏东坡用一首《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将清明节对家人的相思描绘地刻骨铭心。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是否有那么一瞬间,在记忆的深处,在甜甜的梦乡,亲人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让你泪流满面?
拿起一个老物件,亲人的身影总在眼前呈现。遇上一件难心事,亲人的寄语让你勇往直前。
曾经的欢笑,曾经的酸楚,曾经的点点滴滴,萦绕心间。曾经,从笔尖流露的思念。此刻,寄托在字里行间。我们,一起缅怀。
1.征稿内容:讲述与已逝亲人的点滴故事,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讲述已逝亲人的生前事迹,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从亲人事迹中学到的正能量。
2.征稿要求:稿件体裁不限,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可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并附文字说明。
3.征稿采用:所有文稿经编审小组审核后,择优在中国甘肃网原创栏目、清明节专题编发。同时,择优在中国甘肃网“西北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平台编发。
4.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4月3日,请将电子稿件发送至邮箱:396101201@qq.com。联系电话:0931-8960109 13609382624
- 2021-03-18【尺素寄哀思】母爱是最暖的阳光(诗二首)
- 2021-03-17兰州清明祭扫注重便民利民:为老年人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 2021-03-16尺素寄哀思——“清明忆亲人”征文启事
- 2021-03-17【尺素寄哀思】我的启蒙老师缪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