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重要黄河古渡口
原标题:重要黄河古渡口
大河家渡口石柱、铁索
大河家自古以来是从甘肃进入青海、西藏和西域的重要黄河古渡口。据考古调查,在大河家和青海省民和县、乐都县的黄河两岸,早在五千年前就有马家窑文化的原始先民居住。几千年来,为方便两岸人们的生活、交往,在大河家北侧黄河水流平缓处开辟了渡口。隋朝在大河家设立了临津渡,“临津”一名最早见于《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临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经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经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城在大河之北,为缘河津渡之处”。
临津渡的扬名跟隋炀帝的西征有很大关系。隋大业五年(609年)炀帝带后妃、侍从,率大军四十万经陇西、狄道、河州,从临津渡过黄河到西平(今西宁)御驾亲征吐谷浑,迫使吐谷浑十万余人降隋。之后再越大斗拔谷至张掖,会见了西域各国国王及使臣。后原路返回,又从临津渡过黄河回长安。从此,“临津”之名闻名华夏。
唐代在渡口附近设积石军,金、元时设积石州,均派兵驻守。到了明代,临津渡改名为“黄河上渡”,当时官府设官船两只,水手20名,摆渡行人。清初改为民渡,民国时期除有民船一只摆渡外,还有皮筏过渡。1949年8月底,王震大军一部从大河家渡口抢渡黄河,挺进青海。大河家古渡作为重要渡口,一直延续到现代。1957年,临夏县工交局为大河家渡口新造木船一艘,以钢缆维系,滑轮拖曳,摆渡行人。1979年,省公路局投建新船一艘,整修码头。1979年、1982年,临夏州政府先后拨款两次,加固码头,修建挡水墙,新建支撑墩两个,维修了渡船等,改善了大河家古渡的基础设施,此时大河家渡口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至1985年,中央和甘肃省共同投资450万元,在临津古渡口开工建设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河家黄河大桥。随着这座现代水泥大桥的通车,大河家古渡口终于完成了它千年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到如今只留下一对石柱、两条铁索,供后人凭吊。
相关新闻
- 2021-01-12临夏州东乡县实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 2021-01-11临夏州人民医院对49个医用耗材降价
- 2021-01-11临夏州中医医院开展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处置演练
- 2021-01-11临夏州永靖文明之声讲好新时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