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脱贫路上的“脊梁”
原标题:【中央媒体看甘肃】
脱贫路上的“脊梁”
新华社记者 崔翰超 马希平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一座座黄土山昂然挺立,山路弯弯,勾勒出西北独有的苍茫景象。
山有山脊,54岁的村支书任长太则是这座小山村的“脊梁”。
“脱贫攻坚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咱也要对得起老百姓的期望。”塑料大棚里,任长太皮肤黝黑,近15年的村支书生涯,任长太跟着这个小村庄一起经历了翻天巨变。
“关键时刻挑大梁”。任长太参加工作之初,村里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而这个深度贫困村里破败不堪的景象更是在不断地鞭策他,任长太逐渐明白,他不只是一个“上传下达”的“传话筒”,而应该是带领群众走出困境的领路人,扛起村庄希望的“脊梁”。
要想富,先修路。过去,村里的路又窄又破,两头牛都过不去。任长太决定优先解决行路难的问题。
2011年,在多方努力下,袁家坪村有了第一条“主干道”,这也是任长太最骄傲的事之一。通过推广双垄沟播、平整土地等举措,日子逐年好转,但任长太知道许多村民还生活在贫困里。
2013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给这个小村庄撒下了曙光。
“不抱紧产业,脱贫就没有希望。”任长太认识到,因地制宜搞产业,才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搞什么?怎么搞?成了任长太心里的难事。“一亩园十亩田”,一间占地半亩的塑料大棚每年可收入4000元。通过招商引资和多次研究,2017年,当地决定把塑料大棚种植无籽西瓜定为核心产业进行发展。
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合作解决,但最难的还是“人”的工作。当地早已习惯传统种植方式,尽管有政府资金扶持,但保守的思想却让新的产业难以推广。
本不善言辞的任长太只能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对比较固执的村民,他一个月要入户十次以上。难免有争吵,但他从不放在心上。
“这个黑脸支书,脸黑心红度量大”是村民对他的评价。
任长太心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天大的事”。2018年,肾结石住院手术期间,正值一批大棚开工建设,病床上他依然坚持工作,手术后仅十天便返回工作岗位。
作物有了,但怎么卖个好价钱?为了解决销路问题,任长太用三轮车拉着货前往各地,了解市场行情,最忙的时候,三天两夜跑了5个县区。如今,这已成为他每年7月份的“习惯动作”。
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许多村民纷纷加入了大棚种植的行列。现在,村里已有塑料大棚892座,日光温室50座。同时通过流转土地,建成袁家坪村蔬菜产业园。除去分红,建档立卡贫困户来此务工,每天还有100元的收入。
产业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转机。55岁的张伟是袁家坪村的脱贫户,过去一家四口人的年收入刚刚过万,身患残疾的他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如今通过公益性岗位、在产业园打工等方式,每年收入可达4万元。
这个贫困发生率曾高达73.18%的荒凉小村,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贫困发生率为0。同时,全村9个村民小组全部接入自来水,村组道路硬化33公里。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群众安心我才能睡得踏实。”任长太说。
(新华社兰州1月7日电)
相关新闻
- 2021-01-01推动“三农”新发展 描绘乡村富美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甘肃省引发热烈反响
- 2020-12-29【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徽县返乡创业者梁倩娟——“鼠标点一点,土货出深山”
- 2020-12-27李荣灿主持召开兰州市委常委会会议 传达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安排部署兰州市贯彻落实工作
- 2020-12-2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