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中国的脱贫智慧】平凉:产业扶贫提升“造血”功能 “绣花”功夫助力乡村振兴(图)

2020-12-17 14: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陇周刊(2020年第34期)【专题】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

发布会现场

  中国甘肃网12月17日讯 (记者 张慧雅)2014年平凉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11万户40.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87%。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74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0.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平凉市连续三年在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被评定为“好”的等次,庄浪县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王奋彦介绍相关情况

  “发展产业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平凉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17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平凉专场上,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揭晓了平凉的“战贫法宝”。

  确立符合实际的产业扶贫思路,形成了以平凉红牛、静宁苹果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平凉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机制,逐步趟出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产业增收成效显著。

静宁县贾河乡侯山村苹果收获季(本网资料图) 

  平凉是原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域”,也是传统的劳务大市。立足这些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全市确立了“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建立“五个一”产业运作模式,持续培育壮大“牛果菜”等扶贫产业,既解决了群众脱贫增收的问题,也为产业振兴打下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平凉在全力推进牛、果、劳三大扶贫产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实干导向,以培育产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行扶贫产业股份合作经营机制,健全完善多种带贫减贫模式,探索形成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党组织+供销集团+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村两委班子+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静宁模式、“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农户”的劳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灵台模式。

  在 “三种模式”的引领带动下,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691个、扶贫车间236个。牛、果、劳三大扶贫产业实现了量和质的同步提升,全产业链开发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市牛饲养量达到74万头,果品年产量达到187万吨,年输转劳务近50万人。

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村民鲍大虎忙着给牛添加草料(本网资料图)

  平凉红牛在今年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上荣获“品质特别奖”和“最具风味奖”,静宁苹果优等果地头收购价连续16年领跑全国,平凉红牛、静宁苹果进入“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66个光伏扶贫项目惠及1816户贫困群众,7.34万户贫困户通过参与“三变”改革获得配股分红5571.3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底的5395.2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9083.5元,年均增长11%,有70%的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其中产业收入占到了80%以上。

  合力攻坚,守望相助。今年以来,平凉从“攻坚、巩固、提升、兜底、整改”五个方面聚焦发力,组织实施了“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分级开展挂牌作战,“一户一策”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近年来,平凉市积极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失辍学学生。农村危房实现动态清零。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100%,整体上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供水不稳定的问题。

  着眼改善贫困乡村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空白点”全部消除,贫困人口参保率和资助率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慢病签约应签尽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