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芦笋种在沙漠边

20-11-03 09: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张玉芳

  霜降过后,芦笋枯黄的植株被渐次割倒,而深藏地下的根茎,则开始“冬眠”,等待下一个花季。

  眼前还在田里忙活的人,叫陈胜泰(见图),曾是甘肃武威市一家企业的副总经理。几年前,他辞职回村,当起了庄稼汉。经过几年摸索,赚了钱的陈胜泰成立种植合作社,领着贫困户一起致富。

  如今,贫困户都已摘帽,大伙儿说,能有这样的好结果,都是陈胜泰种芦笋种下的“因”。

  离开·归来

  民勤县城西南有个薛百镇,镇上有个更名村,村子接着沙漠,日子一度过得很贫苦。

  更名村是陈胜泰的家乡,上世纪90年代,村里水干风起,沙进人退,农田盐碱化,生活、生产条件恶劣。

  距更名村不远处,是民勤县防沙治沙纪念馆。在纪念馆里,陈胜泰指着展厅里的资料照片说:“你瞅瞅,以前这泛白的盐碱地能种啥?连根草都不长。”

  2005年,陈胜泰大学毕业,想在城里扎根。他有技术、肯吃苦,经过几年努力,买了房,想接父母进城享福。

  那是个夏日的午后,陈胜泰回到了家,本打算动员父母进城。没想到,村里的变化,却让有段时间没回来的他,完全改变了想法——陈胜泰站在村里,远处还是绵延的沙海,近处却成了绿油油的农田。他听父亲讲,村里风变小了,村外沙缚住了,还能引水灌溉,庄稼收成变好了。

  陈胜泰是农学科班出身,他看好在家乡种地的前景,当年就承包了500亩土地,种下玉米、洋葱和葵花,“净利润30万元。”家人乐得合不拢嘴,可陈胜泰一算账,每亩也就赚600元,他盘算:要想提高收入,那就换种类。

  引进·改良

  陈胜泰是个急性子,刚下定主意,便跑去山东“取经”。当地菜农跟他说,种芦笋效益好。

  “产量咋样?”

  “盛产期,一亩地年产4000斤左右。”

  “那能卖多少钱?”

  “纯利润能过万元。”

  “是我们的将近20倍!”陈胜泰虚心请教,得知芦笋是多年生作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一年产两茬,春、秋收两季,食用、药用价值高,市场潜力大。陈胜泰下定决心,买了够种40亩地的芦笋种苗,从山东拉回更名村。

  2017年春,陈胜泰将种苗全部栽下。一开始,水土不服,这批种苗习惯了温润的气候,在干旱的环境中,长得特别慢。好不容易等到来年出芽,结果头茬只产了400斤,“在南方,头茬要收1000多斤的。”眼瞅着亏本,家人劝陈胜泰挖了芦笋,种回玉米。

  陈胜泰说:“亏钱了,家人动摇在所难免。但我有信心,只要科学种植,把根茎养大,往后肯定长得好。”周围人都没想到,陈胜泰不仅没有停种芦笋,反而扩大了种植面积,2019年达到330亩。

  为解决芦笋“水土不服”的问题,陈胜泰选择自己育苗,增强种苗适应性,移栽后能快速生长。有了土生土长的种苗,相比从外地购买,成本降了一大半。他还根据民勤的气候环境,推迟了芦笋的移栽时间,优化水肥管理。“在政府的支持下,配备了整套滴灌节水设备。”陈胜泰说,每亩地不仅可节水35%左右,而且滴灌能够定点供水,芦笋长得更好了。

  2019年,陈胜泰种的芦笋,亩产头茬就超过了600斤。“今年已经到了800斤。”陈胜泰说,明年进入盛产期,预计将稳定在1000斤。

  芦笋丰收,势头又好,陈胜泰又犯了愁。

  眼前·长远

  “种是种出名堂了,可当地市场本就小,芦笋价格又偏高,产量多了往哪里卖?”外销成了新选项。

  然而,往外走,一来没门路,缺乏成熟的销售渠道;二来民勤的芦笋没有基础,渠道不认可。

  “种出了好东西,不能烂地里。”陈胜泰决定南下闯市场。他带了一箱芦笋到四川成都,在蔬菜批发市场挨家挨户推销。

  当时,成都市场上,不少商家销售的都是南方芦笋。这些芦笋个头高,有30厘米。但囿于气候等原因,陈胜泰的芦笋只能长到20厘米。商家再一听是干旱缺水的甘肃民勤种的,根本不相信。陈胜泰跑了一上午,没有任何收获。

  陈胜泰不死心,决定再试一下,又走进一家商户。经过短暂交流,陈胜泰拿出一根芦笋,洗干净后请对方尝一尝,“别看个头,尝尝味道,试试口感。”

  这一试,竟打开了销路,陈胜泰拿到了外销的第一单。他连夜赶回民勤,次日一大早,采收了500多斤鲜芦笋,空运成都。第三天晌午,商户打来电话,说芦笋已全部售完,让陈胜泰抓紧发货,他立马转账付货款。“现在渠道通了,市场有了,今年销售额83万元。”陈胜泰说。

  民勤常年干旱缺水,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限制了芦笋的产量,却成了有机农业生产的优势,“高温低湿,光照充足,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陈胜泰说,他在种植过程中,全程施有机肥,人工除草、物理除虫。

  “如果搞大水大肥,产量会高一些,但长远看,有机芦笋收入更高。”陈胜泰说,一旦被认证为有机芦笋,销售价格可达到每斤20多元,是普通芦笋的4倍多。陈胜泰的芦笋已连续两年获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完成有机认证后就拿到了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沙漠边上,长出芦笋赚了钱,吸引了村里不少人加入。陈胜泰组建合作社,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每年每亩地固定分红820元,农户还能在芦笋地打工,每月挣2400元。

  “以后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建成千亩芦笋种植基地。”陈胜泰想得长远,扩大种植规模后,还要延伸产业链,做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芦笋的沙漠之旅,才刚刚开始!”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陇上人物】梁冀 【陇上人物】梁冀
  • 【印象陇原】走进秘境巴尔斯 【印象陇原】走进秘境巴尔斯
  • 甘肃5部舞台艺术作品入选国家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名单 甘肃5部舞台艺术作品入选国家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名单
  • 【飞阅甘肃】丝路古堡六工城: 大汉戍边人 屯田绿洲处 【飞阅甘肃】丝路古堡六工城: 大汉戍边人 屯田绿洲处
  • 小康路上踏歌行 ——靖远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侧记 小康路上踏歌行 ——靖远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侧记
  • 林铎唐仁健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 林铎唐仁健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
  •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安排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安排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
  • 826人被聘用为兰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826人被聘用为兰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陇上人物】梁冀
2   “甘味祥福”消费扶贫陇货精品对接会福
3   【溯源甘肃】窦融保据河西
4   【印象陇原】走进秘境巴尔斯
5   兰州市科协联合永登县开展中草药种植技
6   “特殊”的班会
7   《相约千年》亮相白银 市州巡演重走惠
8   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
9   甘肃省举办黄河文化数字化论坛
10   甘肃省商务厅联合北京西部马华管理学院
11   金昌市工业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 前三季
12   兰州市在津举办东西部扶贫协作对接暨招
13   临夏州以消费扶贫促进脱贫攻坚
14   甘肃5部舞台艺术作品入选国家创作工程
15   甘肃省邮政业积极备战快递业务旺季 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