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庄稼”种出致富产业链——白银平川区发展荞麦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原标题:“懒汉庄稼”种出致富产业链
——平川区发展荞麦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本报记者 马军华
走进平川区种北粮源电商服务中心,甜荞面、苦荞面、杂粮挂面、苦荞茶、荞皮枕头等各种小杂粮产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这些“稀缺宝贝”通过分拣、贴标、打包全部发往安徽、天津、新疆、山西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在种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种啥啥不成,只有这苦荞生长期短、耐旱耐瘠、适应性强,具有抗旱避灾保收能力,是该乡的传统优势作物。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光照足,生产出的小杂粮籽粒饱满、品质优良、绿色无污染,是平川区优质小杂粮的主产地。因荞麦粗放耕作、只种不管的生长习性,于是当地老百姓就把荞麦称作“懒汉庄稼”。
张永旺是最先瞅准荞麦商机的农民,村里属他脑子活、门道多。他发现大城市的市民们都吃腻了白米细面,钟爱起了小杂粮,这让张永旺产生了种植荞麦的想法。2008年,张永旺流转了1000亩土地,倒茬种植荞麦等经济作物。可荞麦的产量太低了,每亩地收成不过百十来斤,听说张永旺要大面积种植荞麦,村民们都纷纷上门来劝说。人勤快、能下苦、爱琢磨,张永旺不信种不好这个“懒汉庄稼”。荞麦种植期,经常半夜还守在庄稼地,他要摸清这个“老伙计”的秉性习惯。要想提高产量,除了精耕细作,还必须更新换代。他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农业批发市场、超市等,最终从陕西引进了新品种麻苦荞,该品种皮薄面多。2009年,张永旺试种甜荞300亩、苦荞200亩,卖了个好价钱。2010年,他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开始大面积种植荞麦。2013年,成立了种北合作社,按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农肥施种、统一收购加工销售的模式进行经营,带动周围农户200余户一起种植荞麦,让群众吃上了“定心丸”。2015年,张永旺通过小杂粮加工厂,延伸了产业链条,加工后的荞麦产品售价和原粮相比价格翻番。张永旺说,这几年除了修建储存窖、库房等,务农的家伙置办了不少,有播种机、喷洒机、铺膜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20多台。看到了小杂粮的好前景,2017年,他又做起了电商生意,把荞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收入达到40万元左右。说起自己钟爱的事业,张永旺喜上眉梢,“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乡里的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让平川的放心农产品走向全国人民的餐桌,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这几日,刚收割完荞麦,张永旺就急忙以“种田代言人”身份走进“直播间”,和乡村干部、扶贫企业负责人、网红达人一起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我是魅力种田乡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这里除了满山遍野的荞麦花,还有马铃薯、胡麻油、葫芦籽、小米、扁豆、藜麦、山羊肉等众多优质农产品,都产自生态环境优美的种田乡。”
近年来,平川区种田乡通过大力发展小杂粮产业,荞麦种植面积达到4000余亩,既解决了山地抛荒后的生态保护问题,又很好地发挥了产业扶贫的作用。农忙时节,在张永旺的“扶贫车间”务工的人数达到5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人数为19人,年收入达到2.8万元。种田乡党委书记苟世霞说:“小杂粮的规模化种植、产业化运作,有效克服了传统小杂粮种植分散、效益不高的难题,既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关新闻
- 2020-05-09庄稼地里的大学生发明家——走近白银靖远县北滩镇刘梁村村民武建林
- 2019-04-28锤声火影30年 白银庄稼汉手工打铁铸刀剑
- 2013-06-09白银:冰雹突袭伤庄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