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时政

【大气力 大保护 大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系列报道】 奏响“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甘肃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0-09-19 09:19 来源:新甘肃

【专题】绘就甘肃黄河“风情画” 做好黄河“大文章”【专题】第二届中国节水论坛

  【大气力 大保护 大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系列报道】

  奏响“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甘肃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述

1600387908704065495.jpg

  夕阳下的金城兰州在黄河的映衬下美丽如画。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景辉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

  黄河从青海入甘肃,如一条蜿蜒巨龙,在甘肃两进两出,浩浩荡荡奔涌913公里。千百年来,黄河哺育了陇原儿女,润泽了甘肃大地。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赋予了甘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新的使命担当。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水源补给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抓实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甘肃责无旁贷。陇原儿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奏响“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

1600388513963023539.jpg

  春夏之交的白银水川镇段田园秀美。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生晖

  科学编制规划 全力推动黄河高质量发展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谋划部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甘肃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抓住机遇快步走,编制一部高质量规划是重中之重,甘肃主动作为,先谋先行。

  去年以来,甘肃启动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编制,建立了理论、政策、技术、项目4个数据库,谋划和初步实施了一批保护治理项目,着力推进黄河流域治理保护。

  甘肃省水利厅成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切实履行水利专责组工作职责。扎实开展规划编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专家咨询组,高位把脉规划编制。着力编制1个水利总规划,编制节水潜力分析和重大节水措施、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旱灾害防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智慧水利建设6个专项规划,开展南水北调西线下移方案对甘肃影响、黄河“87”分水方案调整甘肃需求、重大理论与政策、水利投融资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协同机制、水权水价改革等6大专题研究,建立“政策库”“理论库”“技术库”“水利项目库”四库,绘制一张甘肃黄河流域涉水底数图。

  谋划长远,干在当下。

  甘肃省水利厅挖真问题,找准药方,为规划编制做好准备,组建2个调研组,抽调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调研黄河干流市州和黄河流域水土治理重点区域,形成了《甘肃省黄河流域治理与保护水利调研报告》,为规划编制奠定了基础。

  同时,全面谋划黄河流域保护治理项目,初步梳理出黄河流域治理与保护重点争取项目17项。其中,持续推进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调蓄供水、南阳渠提质增效、引洮二期骨干工程、引洮二期配套城乡供水、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治理6个在建项目;新开工建设临泽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酒泉市洪水河水库2个项目。针对谋划的重点项目,督促指导相关市州同步开展前期工作,确保国家投资政策明确后,能及早开工建设。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2019年9月即多次与黄河流域的9个市州生态环境部门对接,提出了《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思路》,编制完成《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方向。2019年12月,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启动,旨在摸清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我们组建了由国家、省、市三级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以入河排污口排查为重点,兼顾污染源、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水资源、生态环境现状、污染负荷、环境风险调查、生态环境问题诊断等7个调查方向,全面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工作。”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将甘肃省确定为全国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3个试点省份之一,按照“查、测、溯、治”的思路在兰州、白银、临夏三个市(州)开展试点工作。

1600388465029031918.jpg

  初秋时节的兰州黄河风情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 黄河两岸景美人幸福

  黄河穿城而过,兰州因河而美,因河而盛。

  晨曦微露,迎着第一缕阳光,兰州市民马婕前往马拉松公园晨跑。

  7时许,公园的健步道上、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健身器材上,早起健身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

  “从练瑜伽,到室内跑步机上跑步,再到户外跑,这其中历时近5年。”马婕坦言,这种转变,是因为兰州的空气质量变好了,城市更美了,每天出去跑步心情特别舒畅。

  近年来,兰州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建成了大气组分超级监测站,通过靶向定位、精准治污、科学管控等措施,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6天,同比增加39天,达标率81.1%,“兰州蓝”已成为“常态蓝”,百姓明显感觉蓝天白云更多了。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多方发力,保持黄河水体健康,尽一切努力让黄河水更清。

  为改善黄河兰州段水体生态环境,解决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的现状,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标准,兰州市启动实施了城区七里河安宁、盐场、雁儿湾、西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作,项目概算投资约46亿元。

  与此同时,兰州市通过持续落实河湖长制、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开展流域联防联控、强化科学引领等措施,坚持整治与保护并举、域内与区外联动、点源与流域共治,加大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近年来,黄河兰州段干流各主要考核断面水质年均达到二类水质标准,支流达到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兰州市干支流各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三类以上优良水体,无劣五类水体,水质达标率100%。

  如今,兰州黄河两岸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蓝了,水清了,硬件设施也明显提高,今年,兰州新建河道健身步道配套景观照明、休憩服务设施。公园里、健身步道旁多了便民衣帽架,母婴室、便民书屋,处处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近年来,甘肃省紧盯污染防治,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1至6月,全省14个市州所在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1.1%,同比增加0.8%;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PM10平均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6%。全省空气质量总体趋稳向好。2020年1至6月,全省3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比例为100%,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无劣Ⅴ类水体;17个国家重点监管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有16个水质达到Ⅲ类目标要求。

  甘肃还将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600388471395067320.jpg

  雨后的黄河甘南玛曲段,宛如一条镶嵌在草原上的蓝色飘带。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生晖

  打好水土保持阵地战 不让泥沙入黄河

  玛曲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功能区。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发源,一路浩浩荡荡东下,在这里形成了433公里的“天下黄河第一弯”。

  初秋的河曲马场,黄河恬静清澈地缓缓流淌在宽阔平坦的草原上,草原和湿地完美串联在一起,令人流连忘返。甘南,有青藏高原面积最大、最原始和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湿地,境内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沼泽草场,构成了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涵养体系,补给了占黄河总径流11%和占黄河源区总径流58.7%的充沛水量,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甘南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与生态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聚焦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建设,实施甘南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工程,推进甘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等一大批生态工程。全州湿地面积由2004年以前的17.49万平方公顷恢复到目前的48.89万平方公顷,面积扩大了近2.8倍,曾经3次干涸见底的尕海湖湖水面积已恢复到1.5万余亩,平均水深约1.5米。

  祁连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区,山区河流多,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甘肃省紧盯突出问题,全力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见效,举全省之力系统化、常态化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封山育林等措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日趋增强,如今,祁连山生机再现,生物种群数量不断恢复,雪豹、岩羊、马麝、白唇鹿和鹅喉羚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与人类“邂逅”。

  甘肃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0.71万平方公里,占省内黄河流域总面积的73.41%,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50.68%。

  位于永靖县刘家峡水电站以南的龙汇山,长期以来,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遇到降雨,大量泥土就被冲入黄河。从1999年秋季开始,永靖县开展了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改善龙汇山的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保护母亲河。每到春秋季,永靖县就发动全县干部职工在龙汇山进行义务植树。如今,昔日的荒山秃岭上种满了侧柏、云杉、山杏、刺槐和火炬等各类苗木,绿树与红叶交错分布,绿意盎然,红得似火。

  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截至2019年底,甘肃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7万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2951.7万亩,造林3455万亩,种草1274.07万亩,建设淤地坝1588座,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1.34%。近年来,甘肃始终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打好水土保持阵地战,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600388481782012183.jpg

  初夏的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远处的雪山和黄河相互映衬,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丁生智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甘肃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近年来,甘肃综合实施了一系列推动节水工作落地生根的“组合拳”,综合运用法治、行政、科技、经济等手段,抓基础、强机制、快突破,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节水标准体系逐步完善,节水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据统计,甘肃用水总量由最高的123亿立方米下降至当前的112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了60%,为缓解全省缺水状况、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

  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白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黄河虽然流经白银,且占黄河甘肃段的28.3%,但由于地高水低,开发难度大。离黄河仅20多公里的旱塬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宜耕作,因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漠化严重。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白银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高扬电力提灌工程,彻底改善了区域内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的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

  截至2019年底,白银市共建成万亩以上高扬程提灌工程31处,大型提灌工程3处,重点中型提灌工程5处,一般提灌工程13处,白银成为全省高扬提灌最为集中的地区。高扬提灌区的发展,不仅解决了项目区120万人的农田灌溉和城镇居民供水问题,还使百万亩灌区与三北防护林连成一片,形成了40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有效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为白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此外,白银还做好集约节约,用水方式不断转变,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与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和科技创新引领六大节水行动,2019年白银市用水量8.1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谋划实施了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引洮二期、永泰川灌溉引水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加快补齐防洪工程短板,以黄河干流白银段防洪治理二期、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为重点的防洪减灾工程加快建设,从源头上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