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七年,“琢磨”一条“普康路”——对话普康集团董事长、兰州大学1994届经济系校友冯淑刚
“我这个人就是爱琢磨。”回顾一路以来的创业历程,冯淑刚这么评价自己。
从重组武酒成为普康集团,到构建普康的研究、生产、营销全产业链,冯淑刚用七年的时间“琢磨”出一条产业融合、扶贫助贫、持续发展的“普康之路”。而如今,这条路正带领越来越多的人摆脱贫困,朝着“普天下小康”的目标前进。
“琢磨”是一种习惯
在重组武威酒业成为普康集团之前,冯淑刚历了三次事业转折。
由于在做啤酒代理过程中发现了藏酒的市场空白和发展潜力,1999年,他从天津辞职,只身来到武威天祝,并于2002年创办了天祝天池酒厂。凭借对藏酒酿造污染少、品质高的卖点分析,冯淑刚将酿酒事业与天祝藏区文化结合,推出了“藏韵”品牌系列酒,上市第一年就拿下了不错的收益。
然而由于市场定位不够精准,加之贮存条件有限,酒的品质很难稳定,不到两年,酒厂资金链中断。他与妻女租住在兰州的一间小房子里,“连喝瓶啤酒的钱都没有”。
谈及这段日子,他的夫人、同为兰大校友的刘健形容为“就是一天一天、一件事一件事熬过来的”,但冯淑刚很少说苦和难,他说的最多的还是他的思索,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哪个环节需要改进。
冯淑刚戴着草帽向我们介绍他的产业
总结前一次的经验和教训,冯淑刚意识到,品质是酒业的发展保障,文化内涵是酒业的活力来源。2005年武酒集团进行重组,时任集团总经理的冯淑刚接过了这份重担,从品质和文化入手,重新整装推出“雷台”“武酒”系列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从辞职创业到酒厂停运,再到接管武酒,每一次的转折都带着重重风险雕琢和磨砺着冯淑刚的品格,而每一次新生都是他反复琢磨、大胆实践的成果。总结所得、反思所失,对冯淑刚来说,“琢磨”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常态。
戈壁滩上普康路
2013年,甘肃普康酒业集团成立。在效益稳步上升的三年,冯淑刚开始琢磨如何提高酿酒业的抗风险能力。他拿出一支笔,画出普康产业发展的“四个箭头”——文化、忠诚度、互联网、酒伴侣。
“喝酒必须要有好的酒伴侣。伴侣是谁呢?喝酒吃肉,当然要有肉!”这是冯淑刚发展养殖业的初衷。2019年,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普康田园综合体“国家级肉羊核心育种场”和“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称号,人们很难联想到获此荣誉的普康是一个酿酒集团。然而,这看似不相关的两项产业,却被冯淑刚“从需求出发”的思维轻松地连在一起。
普康田园综合体
方向确定了,如何将想法落地成了冯淑刚琢磨的问题。考虑到水源、用地规划和可延展性等因素,他选定了西营河中游的永丰镇作为普康田园综合体的落址地,并派企业的骨干员工进行管理。
难题接踵而至。永丰镇尽管水源相对充足,但戈壁滩广布,难以有效利用。“刚过来的时候,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一片荒凉;更不用提我连公羊母羊都分不清,刚到这来的时候真的是要哭了。”张剑霞如今已经是普康养殖的总经理了,说起刚到综合体的经历,当时的辛苦还历历在目。
戈壁滩
为了改良土地,冯淑刚请来工程队搬石翻土,还在五一前后组织员工来此植树,如今五年过去,普康田园综合体中果树、绿柳、花海相映成趣。针对养殖技术问题,他尝试请农业学院的学生来养羊,但效果不佳,分析一番之后,他做了一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决定——“我们自己来!”以两年为周期,他划分几组进行试验,每天记录羊群的数据,最终得出了能够最好地兼顾质量和效益的是每间羊舍养300只戈壁滩羊。其他诸如饲喂量等也如此进行实验,最终建立标准,进行复制推广。如今羊场已经发展到700亩,每月会有3500-4000只小羊诞生。
养殖合作社的小羊们
“通过实验和大数据分析,建立标准,进行复制,形成模式。”这是冯淑刚在普康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形成的理念,同样也被推广应用于普康酒品营销、肉品加工、有机肥生产、连锁餐饮经营等多项产业,形成了“普康模式”。
掌声响起来
冯淑刚说,普康田园综合体投入使用后,“普康”在以西夏名酒命名之外,又增添了新的含义——“普天下小康”的胸怀和心愿。
能否让扶贫和盈利统一起来、相互推动,冯淑刚在综合体规划时一直在琢磨。在发展戈壁滩羊养殖中,综合体带领当地农民建设实验性养殖合作社,通过直接提供种羊和饲喂方法的方式,将农民转化为职工,既解决了人员缺口,又带动了农民就地就业,为脱贫攻坚提供助力。“之前种地每年收入也就1万左右,而今光我们老两口的收入每年就能达到6万以上。”毛沟村村民李财年2017年加入养殖合作社,如今已经成为社长,管理着10家合作社的日常工作。“现在可以说,没有缺钱的时候。”说这话时,他的笑容有些腼腆。
“爱是最伟大的力量。”这是冯淑刚2010年提出的一句话,让普康集团督察部部长陈荣洲铭记至今。每个月的“孝老爱亲基金”、针对困难员工的帮扶资金、员工的孩子考大学的鼓励资金、重大疾病援助资金……冯淑刚通过一项项举措将这句话落实到位,“爱”的文化在普康集团遍地开花。
普康田园综合体所获荣誉
2019年,普康田园综合体被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联合审批为“首批100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这是来自国家的掌声,表达了对于冯淑刚规划领导的综合体发展的认可。其实,更多无声的“掌声”正透过笑容与敬意从企业员工中、从当地村民中、从许许多多普通人中响起。
“你做的这个产业挺好,除了地方错,什么都没错。”常有人这样与冯淑刚开玩笑。冯淑刚会笑着回应道:“养殖和餐饮业像是普康的‘面膜’,与酿酒相互拉动,助人自助,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有益的。”
与冯淑刚接触久了的人,很多时候会觉得他不像商人,而像一位儒者。而在冯淑刚看来,格局与事业是分不开的,有“普天下小康”的胸怀才能有“普康走天下”的未来。这,是七年来,冯淑刚“琢磨”出来的普康之路。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指导老师为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主任杨德灵、驻武威通联站站长卢昕。带队老师韩亮、王晓红,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笔者手记:
武威的一场夜雨,空气都潮润润的。便是一天没出去,也把电脑放在窗台上,深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看一会马路上的车来车往。
记录一下初稿完成时间,7月25日22时26分。近十二个小时的写作让人疲惫,但是写到第二部分之后开始渐入佳境。
实话说,这是我比较怕的那类写作。这位师兄浑身都是故事,拿出一段经历都能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写他的思维模式,可以写他的融合发展之路,可以写他与夫人的故事,可以写他创业的艰辛历程。但正因为可切入的点万千我只能取一瓢,所以在规划结构时我一度非常混乱,也推翻过一稿。
写作的过程是对素材的梳理,也是对自己采访过程的反思。我会发现自己对于追问还是稚拙的,在提笔之前对于要写什么没有统筹,所以细节显得不那么丰富,好在补采可以稍稍弥补这部分缺憾,也好在我还是慢慢有了整体的把握。
采访这两天所留下的,终于可以随着稿件的完成慢慢地褪去一些紧张的色彩,而重新浮现的,必定是那些平淡却鲜活的景象。不再只依靠视觉,却依然能流淌在笔尖。大块的羊肉,大口的酒;新摘下西红柿和桃子,稍洗一洗便可放到嘴里;师兄走进合作社,饿了掰几穗玉米那股亲切劲儿;还有困得快睁不开眼的晚上,听到《掌声响起来》的突然涌上心头的感动。
也许有些说不清,也许有些无法呈现在文章中,但总会记得的。祁连山下,戈壁滩上,这些关于武威、关于普康、关于农家的体验,再次丰满了我心中的西北。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