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为“机”天水打造粮仓“压仓石”
原标题:化“危”为“机”天水打造粮仓“压仓石”
中国甘肃网7月26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眼下是夏粮入库的黄金季节,天水区域粮食仓储物流生态产业园夏粮收购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截至目前已有3万余吨夏粮经过原粮初清、层层筛选后,源源不断进入新近建成的浅圆仓中。据介绍,天水区域粮食仓储物流生态产业园项目,是天水市落实“六稳”“六保”过程中,着眼于天水粮食流通短板和存在的粮食安全风险,化“危”为“机”,以天水市第一粮库有限公司为主体实施的一项民生保障类工程。该工程于2018年11月开工,分两期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总工程量的95%,为了不影响今年夏粮收购,浅圆仓、工作塔、汽车接发站、立筒仓已投入使用。
机器轰鸣收购夏粮入库争分夺秒
距离秦州区藉口镇不足3公里,北侧与G30高速相邻,南侧紧挨秦州大道,天水区域粮食仓储物流生态产业园周边便捷的交通网络,给一辆辆运粮车辆进入园区的夏粮收购台打开了方便之门。
7月13日,记者一进园区,就闻到空气中麦子特有的清香。园区内机器轰鸣,数以吨计的粮食正通过液压翻板卸车设备从粮车上缓缓倒入收购传送装置,再经原粮清杂、谷物冷却、机械通风等一系列自动化封闭装置层层作业后,送入浅圆仓进行储藏。
正在工地忙碌的第一粮库总工程师冯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粮库在今年夏粮收购方面早入手、早筹划,夏粮入库工作于5月中下旬就开始了,两个月来,已经建成的8个浅圆仓中有5个仓已入粮,总储藏量超3万吨。
据天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科负责人高鹏介绍,全市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把夏粮收购作为落实天水市委、市政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举措的首要工作积极推进,最大限度地扩大粮食收购,掌握粮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确保全市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升级换代企业突破瓶颈盘活生产
第一粮库作为天水市最大的市属国有粮食储存与加工企业,长期以来在保障全市粮油市场供给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然而,随着当地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商品流通环节的多样化,天水粮油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竞争日趋激烈,加之企业生产设备老化,近几年来,第一粮库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企业经营逐渐进入瓶颈期。
“生产设备和工艺升级换代后,企业就活过来了。”看着在一片片空地上拔地而起的生产大楼和一个个环保稳实的浅圆仓、立筒仓以及与之相邻的平房仓,冯秦生激动地说。据冯秦生介绍,以前的老库区每天夏粮入库最多300多吨,如今升级换代后,每天可达上千吨;从仓储量上分析,老库区总仓储能力5万吨,而新项目建成后则可储存20万吨;就生产的面粉品种而言,以前没有配粉仓,因此生产的面粉品种单一,新的制粉车间建成后,可根据市场需求电脑设计配粉,通用面粉、专用面粉等均可按需生产,如此一来,产品多样化必将增加企业产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宽度和广度。今年,第一粮库还计划进口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优质小麦,盘活企业生产,打造粮食生产绿色品牌。
化危为机确保市场稳定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天水区域粮食仓储物流生态产业园项目,就是为民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的民生工程,是天水市着眼于天水粮食流通短板和存在的粮食安全风险,以第一粮库为主体而实施的一项民生保障类工程。天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作为政府主管全市粮食安全的职能部门,从打造天水粮食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精心谋划打造了这一以粮食仓储、物流为核心的惠民综合项目体。
该项目建设内容涵盖粮食仓储、物流、精深加工、市场交易、信息对接和应急保障,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保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粮食仓储物流加工综合体。概算总投资5.22亿元,占地280亩,分两期建设实施。目前, 一期工程已完成散装平房仓、浅圆仓、粉仓、制粉车间基础工程的95%以上,制粉车间已开始制粉设备安装,其余工程已进入最后的装饰阶段。在高鹏看来,项目建成后,不但能盘活企业生产,而且能有效防范和管控天水区域粮食安全风险,堪称天水粮仓的“压仓石”,同时,也使天水民生保障有了“蓄水池”和“防火墙”。
文/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王兰芳
相关新闻
- 2016-12-20天水:建设农户储粮仓3万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