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崆峒区司法局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纪实

20-06-22 11:01 来源:平凉日报 编辑:程健

  原标题:用心化解千千结  ——崆峒区司法局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纪实 

  记者 柳静霓 姚志强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但在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邻里之间难免会产生磕磕碰碰,“剪不断,理还乱”这类的纠纷和冲突如果解决不了,不仅会影响到双方正常生活,甚至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面对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群众的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近年来,崆峒区司法局立足本职,多部门协调配合,打造品牌调解室,搭建连心桥,为民止纷争,全力构筑矛盾纠纷排查“第一道防线”。

  “清官”巧断家务事

  在张小惠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特殊的照片,那是她第二次回访时和被调解人一家拍的合影,被调解的一家人开心地笑着,幸福的时光留存在了那一刻,照片上丝毫看不出这个家庭曾经出现过危机。

  那是2月份的一天,崆峒区新河湾东郊社区张小惠调解工作室来了3个人,王艺博(化名)和母亲及丈夫李维哲(化名)。李维哲对调解员张小惠说,他是上门女婿,媳妇是残疾人,平时无法正常沟通交流,他平时打工挣的钱花在了家中,家中缺什么东西他也在买。但是家里人说他不管家,他感到心灰意冷。王艺博母亲说,女儿女婿结婚十几年了,大孙女十多岁,小孙女2岁,都是她一手带大的,她和老伴一直以来照顾着女儿一家4口,女婿李维哲也没啥坏毛病,就是缺乏家庭责任感,打工挣的钱给家里用得少,平时啥事都闷在心里,和家人不沟通。张小惠听完双方的陈述,心里有底了,她给李维哲做工作,让他每个月固定拿出一笔钱交给妻子;又和王艺博通过书面交流做工作,让她每天把想和丈夫说的话写在纸上;最后给王艺博母亲做工作,全家人一定要尊重女婿。三方都表示同意调解。10天后,张小惠去回访,一家人都严格按照协议履行,李维哲夫妻关系也好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崆峒区,像张小惠调解工作室这样的个人调解室有6个,除此之外还有7个律师调解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吸收了退休政法干警、行业专家、法律志愿者等人员,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全区共有人民调解员1167人,其中村(居)人民调解员1014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员153人,专职调解员6人,485人是综治网格员。

  打通纠纷调解的“高速通道”

  传统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起事故处理完,当事人往往要跑交警队、法院、保险公司、法律援助中心等好几趟,费时又费力。崆峒区司法局针对辖区内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频发的问题,牵头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调委会,将公安交警支队、法院、保险公司、医院、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相关人员纳入组织,综合运用调解、保险理赔、评估定损、司法鉴定、司法确认等方法,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格局,做到了“一条龙”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

  2019年12月13日下午3时许,刘宇林(化名)驾驶一辆小型面包车,沿平华公路(海螺专线)由北向南行驶至王坪村小学门前路段时,所驾车辆驶入路左,与相对方向行驶的吴峻新(化名)驾驶的一辆重型自卸车碰撞,刘宇林当场死亡,两辆车受损。当时,刘宇林家属沉浸在万分悲痛中,没有心情去听崆峒区道路交通事故调委会主任刘波宏的调解。

  “事故发生太突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安抚亡者家属情绪。”刘波宏说,第二步,她约好律师、法官、保险公司理赔经理和双方当事人座谈,交谈中刘宇林家属逐渐明白了他们在事故中应该担负的责任。鉴于刘宇林的儿子有轻微残疾,刘波宏又和律师研究分析了一个合适的赔偿方案,双方当事人都表示可以接受,一个月后,事故调解完毕。

  3年来,崆峒区道路交通事故调委会共调解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270件,司法确认47件,涉及当事人862人,涉案赔偿金额5258余万元,调处成功率、案件履行率均达到100%,2013年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和事佬”化解多年纠纷

  3月26日,在东关街道兴合庄社区老街坊调解室,水桥沟的3家老邻居在社区调解员和社区民警的调解下握手言和,持续了25年的矛盾终于彻底化解。

  事情源于1994年,家住水桥沟的王昌诚(化名)因修建房屋时后墙占用了邻居王博凯(化名)家的道路,因此双方产生纠纷,后来官司先后打到崆峒区人民法院、平凉市人民法院,尽管法院依法进行了判决,但双方均未执行,矛盾越来越深。多年来,双方为此事经常发生矛盾,但社区多次调解未果。2019年10月,王博凯建房挖地基时不小心将王昌诚家院墙挖倒,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王博凯在返修房屋时,因地界问题又和邻居王昆(化名)发生冲突,在修建过程中邻居王昆的儿子出面阻拦,当时的建筑工人将王昆的儿子推倒致其受伤,在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共花费8000余元。

  为了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彻底解决三家多年来的恩怨,老街坊调解室的调解员从群众利益出发,在经过详细走访调查了解后,在社区调解室,听取了每个当事人的诉求和提出的问题,又以聊天的方式与他们“拉家常”,使他们明理,并宣传《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在调解员和社区民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耐心疏导调解下,最终使他们冰释前嫌。最后,在调解员和社区民警的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书,达成赔偿共识:王博凯主动将王昌诚家的院墙重新建好,并赔偿邻居王昆6000余元。

  近3年来,崆峒区司法局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实践应用“老马工作法”,已经形成成熟的做法将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与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三网”联通,以综治网格为基础划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群,由网格员、治安户长、楼长了解掌握的矛盾纠纷以文字、图片随时上传,以便第一时间掌握动态、第一时间化解。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206起,调处成功5102起,调处率和成功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8%,有效发挥了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