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喜迎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甘肃准备好了!

2020-05-30 21: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5月30日讯 (本网记者 张兰琴 通讯员 祁晓亮 )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各市(州)文旅部门及各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各级非遗传承人群共同参与的甘肃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甘肃非遗影像展”和“非遗购物节”正在有序推进,将于6月1日至20日期间精彩呈现。

  届时,甘肃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将以“甘肃非遗影像展”为载体,紧扣文旅部确定的“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活动主题,广泛征集并遴选各市(州)文旅部门组织拍摄的本地区优秀非遗影像视频作品,分传统体育、传统医药、餐饮、非遗助力抗击疫情、其他等五个专题,依托“陇上非遗”微信公众平台及相关省级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集中展播。

  洮砚工艺展示

  庆阳香包展示

  此举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非遗在人民大众健康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重点宣传非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良好氛围。

  “非遗购物节”自启动以来,省文旅厅高度重视,按照文旅部非遗司相关要求,多次与省扶贫办、省商务厅等部门对接协调,与阿里、京东、快手、拼多多、美团、淘宝等文旅部非遗司重点推荐的网上销售平台进行充分沟通,组织全省各地区各级项目保护单位及非遗传承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各类电商平台及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及其他社会各界力量,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相关活动。

  山丹剪纸展示

  手工制包展示

  截止目前,甘肃省相关非遗企业已加入淘宝613非遗传承人商家群,48家省级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各大线上平台共开设67家网店销售,正在协调联系京东、快手、拼多多开设甘肃非遗委托代销店铺,拟将未上线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按委托代销产品的形式推动上线销售。

  同时,经与省扶贫办对接协调,目前正在鼓励、组织93家省级及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按照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县(区)扶贫办申报消费扶贫产品,并逐级审核上报至省扶贫办汇总复核,择优推荐纳入全国消费扶贫产品目录和数据库,推荐线上销售,进行政策支持。

  另外,根据文旅部非遗司工作通知精神,结合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实际,我省分临夏、甘南、陇东、陇中、河西等片区,推荐了洮砚制作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庆阳香包绣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陇西刺绣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山丹剪纸烙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当归加工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6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分为工坊介绍、产品信息、人物故事三个专题,拍摄整理视频、图文素材报送至文旅部非遗司,将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由中国旅游报、新浪微博、中国手艺网遴选剪辑优秀视频图文,全面开展“非遗购物节”云探店系列宣传报道活动。

  相关阅读:

  甘肃省地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已普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7000多条。截止2020年5月,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公布四批累计49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省已认定68名国家级、61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两批共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等14个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近年来,我省在文旅部非遗司的大力支持、有力指导下,把“非遗+扶贫”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支持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动贫困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截止目前,全省有文旅部非遗司支持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家,省文旅厅、省扶贫办认定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91家,有市(州)文旅和扶贫部门认定、达不到省级标准要求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3家,共计有各级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6家。这些工坊吸纳就业47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1户、2246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