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旅融合十大亮点
文旅融合十大亮点
甘肃旅游手绘图
1 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樊锦诗颁授奖章。同时,樊锦诗被中宣部等部门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荣获“吕志和奖——正能量奖”。
2 “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彩车荣获“创新奖”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省委宣传部有力指导下,由省文旅厅牵头设计制作的“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主题彩车在国庆当天盛装亮相,集中展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奋力开创脱贫攻坚、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崭新风貌,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送上了陇原儿女最美好的祝福。庆祝大会服务保障和群众游行指挥部为甘肃彩车颁发“创新奖”。
3 “一会一节”成为文旅融合典范
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于7月30日在甘南州合作市开幕,8月31日在敦煌市闭幕,其间举办“论、展、演、游、贸、创”6大类23项主体活动和30多项分项活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74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5.6亿元,被文化和旅游部赞誉为文旅融合的典范。
4 “春绿陇原”文艺展演好戏连台
2019年1月以来,“春绿陇原”展演共演出61场,现场9.5万人、网络直播6946万人次关注,成为我省历史上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全、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参演单位最多、普惠群众最强的演出活动。全省各地文旅演艺市场空前活跃,演出场次和接待游客均大幅增长。截至10月底,全省旅游演艺演出1950场,接待国内外游客90.27万人次,总收入2.47亿元。
5 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全省文旅系统紧盯脱贫攻坚任务,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发展旅游专业村271个,培育合作社151个,民宿652家,农家乐2500户。推出乡村旅游精品126处、线路60条,培训6000多人次。预计今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3亿人次、实现收入350亿元,带动15万人实现脱贫。12个村被国家发改委、文旅部评定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6 “非遗+扶贫”创出新路子
全省文旅部门紧贴脱贫攻坚任务,通过政策资金支持、高校参与培训、组织巡回演出等方式,鼓励支持非遗传承创新发展,建设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6家,培训9738人次。组织开展“丝路记忆·西北五省区非遗展演”等系列活动,大力实施非遗扶贫工坊产品在中东部地区展销、线上销售,极大地提升了甘肃非遗项目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创出了一条文化惠民的新路子。
7 文化旅游产业增长增效两旺
今年以来,全省文旅系统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真抓实干,文化旅游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1-9月,全省接待游客3.0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8.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15.14万人次,同比增长80.90%;旅游外汇收入约为4318.3万美元,同比增长84%,显示出增长和增效两旺的势头。
8《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颁布施行
2019年5月31日,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7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个关于长城保护的省级专项法规。《条例》共35条,立足我省实际,确定了长城保护总原则,明确了各级监督管理责任,细化了长城保护措施,对于加强我省长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9 “丰收了·游甘肃”率先开启文旅惠民新模式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开展“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旅游惠民活动,自2018年10月31日起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客源城市,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受到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2019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荣获“2018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推广活动TOP10”大奖。
10 “一部手机游甘肃”步入快车道
“一部手机游甘肃”接入信息2万多条,点击231万次,荣获中国文旅产业巅峰大会突出贡献奖。借助“一机游”聚合,甘肃文旅荣获2019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先锋奖及其它大奖8个,美团甘肃扶贫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典型案例,“一包如意走丝路”亮相北京天猫文创大会,“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2019-10-30如意甘肃:千里丝路千里河 一路风景一路歌
- 2019-10-30“翰墨博渊 辉煌国庆”甘肃书画精品展开展
- 2019-10-30【溯源甘肃】悬泉置:驿站小人物与历史大事件
- 2019-10-30【创作谈】探讨人生中最美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