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宁县太昌镇小车间助力 文化大产业

2019-06-17 14:43 来源:陇东报

陇周刊(2019年 第20期)

  原标题:宁县太昌镇小车间助力 文化大产业

  文/图 记者 李建强 通讯员 陈龙

  一双双手工刺绣鞋垫、香包挂件、绣花布鞋等民俗文化产品琳琅满目,走进宁县太昌镇伊人绣坊“扶贫车间”,货架上各类民俗文化产品绚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

  太昌伊人绣坊扶贫车间是一家以刺绣、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为主的创作工坊,在这里,来自附近村庄的妇女经过培训,就可以领取任务,然后拿回家做产品。

  据扶贫车间负责人郝淑芳介绍,车间现有民间刺绣大师2名,合同工12名,各类生产设备12台,主要是以周边的妇女群众为帮带对象,在这里进行传统手工技艺培训,并提供刺绣、裁剪、缝纫等岗位,目前已累计带动太昌、新庄、和盛180余名妇女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2人,年人均增加收入3500元以上。

  宁县地域文化产品特色丰富,特别是香包、刺绣、剪纸、编织、布贴画等文化产品享誉省内外,但是在过去,这些民俗文化产品仅仅作为一种观赏产品,始终没能在经济效益和带动群众致富方面发挥大作用。

  群众脱贫致富需要产业支撑,而通过建立文化“扶贫车间”,让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制作民俗文化产品增加收入,如今已成为宁县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宁县结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县情实际,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扶持建办扶贫车间发展,有效带动了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改善贫困家庭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实现了外部“输血”式扶贫向内部“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此外,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宁县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文化资金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并进一步盘活贫困地区文化资源,帮助广大贫困村走文化产业发展的致富路子。同时,宁县还通过组织香包制作大户、合作社参加每年的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节,利用节会平台的形式,对外积极宣传宁县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据了解,去年宁县新注册文旅企业共6家,目前已累计注册文旅企业134家,共有从业人员4018人,资产总额达到4.09亿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