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合力攻坚,扶贫开发谱新篇——陇南市践行“八个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四)

19-01-10 14:56 来源:中国甘肃网-陇南日报 编辑:吕庚青

【专题】思想再解放 改革再出发 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原标题:合力攻坚,扶贫开发谱新篇  

  ——陇南市践行“八个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四)

  陇南山大沟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将“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作为其中之一,这充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也为陇南把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指明了着力重点、努力方向和实践路径。

  扶贫任重而道远。但扶贫路上,陇南绝不拖全省、全国的后腿。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指引下,陇南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办法,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统筹推进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和社会扶贫,走出了一条具有陇南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一)

  陇南自然条件严酷,发展基础薄弱,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的市。

  截至2011年,按新扶贫标准,我市仍有扶贫对象130.46万人,分别占全国、全省扶贫对象的1.07%、15.58%,贫困发生率为53.03%,居全省第一。

  “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是小康社会建设最大的短板,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很显然,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按照以往“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做法,很难完成脱贫任务。

  “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面对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扶贫任务,我市在2013年提出了“433”发展战略,将扶贫开发放在“四个快速推进”之首,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以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大力开展“绣花式”扶贫,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水平。

  为了做到“精准”,2015年,按照省上要求,我市全面开展工作,率先完成了1365个贫困村64.37万贫困人口的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扎实开展了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审核、录入等更新维护工作。

  尤其近两年来,我市严格精准要求,全面完成全省建档立卡核查整改工作,针对省上反馈我市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中存在不符合脱贫标准的疑点数据,逐户逐项重点进行核查,实事求是地进行了整改,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同时,我市坚持精准施策,完善落实“一户一策”,全面掌握贫困家庭基本情况和发展意愿,按需配套脱贫措施和帮扶措施。

  坚持动态管理,随时对“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进行了完善和细化,对贫困人口脱贫和整县摘帽退出时序进行了核实测算,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住着破败的土坯房,用着破旧的家具,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这是西和县十里乡元滩村村民王宽玉家昔日的生活写照。

  由于条件限制,以前的元滩村破败不堪,群众生活水平十分低下。

  近年来,乘着全市脱贫攻坚的东风,元滩村大力实施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王宽玉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房改造了,收入成倍增加。他本人也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成了一名电焊技术工,拿到“技工”的工资。

  王宽玉和元滩村并不是个例。如今,越来越多的像王宽玉和元滩村一样贫困的群众和村庄,通过片区扶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我市把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难度最大的区域划分为25个特困片区,创新性地启动实施了25个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行动。

  25个特困片区集中了全市76%的贫困村和60%的贫困人口,是全市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

  为了让片区扶贫真正取得实效,我市出台推动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提出“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和办法,形成了扶贫攻坚的“拳头效应”。

  工作中,我市将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特困片区扶贫攻坚,80%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向特困片区打捆安排,短时间内使特困片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方面的发展“短板”得到补齐。

  同时,我市把脱贫攻坚和其他工作相结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把扶贫攻坚与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富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互利共赢。

  ——把扶贫攻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探索出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

  ——把扶贫攻坚与金融发展相结合,拓宽扶贫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支撑,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资金支撑。

  ——把扶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康县花桥村等一批全省、全国知名的依托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典型。

  ……

  数据显示,仅2015年以来,我市共硬化通村道路1.2万多公里,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万多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00多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多万户。一系列“组合拳”的实施,使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短期内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

  对于武都区蒲池乡嘴台村的司春明来说,这几年他家的生活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司春明家兄弟多,分家时人均耕地少,常年来,一直守着几亩薄田,靠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维持温饱,日子过得比较清苦。

  近年来,司春明紧紧抓住我市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的机遇,栽种花椒10多亩。2017年,他家采摘花椒1400多公斤,收入18余万元。

  从日子比较清苦一跃成为全村花椒种植大户,依靠花椒收入,全家的生活发生了大变样,司春明不是个例。

  扶贫怎么扶、扶什么?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是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我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快构建“4+2”产业扶贫体系,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三变”改革,稳步推进产业贷款及担保公司建设,坚持多元取向,坚持提质增效,坚持品牌引路,推动产业扶贫融合发展,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目前,我市已形成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畜牧、茶叶、苹果、苗木等多元富民产业体系,全市农业特色产业规模达到1141万亩。2017年全市农牧特色产业产值107亿元,人均特色产业收入28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

  在做好产业扶贫的同时,我市还坚持多元驱动、多条腿走路,严格按照“六个精准”脱贫要求,坚持“五个一批”攻坚路径,增强“六大品牌”带动效应,重点做好“加减乘除”法,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在扶贫力量、投入和模式上做加法。统筹各类帮扶力量,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创新扶贫模式,打造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扶贫新格局,探索推广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机制,提高扶贫成效。

  在贫困人口总量、生态环境保护、致贫返贫因素管控上做减法。努力减少贫困人口总量,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与减轻生态压力的良性互动,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防止致贫返贫。

  在强化造血功能、增加群众收入上做乘法。积极实施片区攻坚、设施配套、教育扶智等基础工程,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做到产业富民、旅游带动、电商驱动、金融支撑、生态补偿、社保兜底等脱贫措施齐抓并举,放大乘数效应。

  在转变帮扶方式、革除陈规陋习上做除法。坚持精准施策,坚持扶志、扶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引导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四)

  我市不缺资源,缺的是将这些资源变成资金的思路和观念。

  扶贫实践中,我市立足资源实际,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让全市的特色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出了大山,卖上了好价钱。

  发展电子商务中,我市诞生了西北首个淘宝网市级地方馆、西部首家电子商务教学培训全日制学校。由于成绩突出,国务院扶贫办将我市列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试点市”,商务部将我市列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数字最有说服力。目前,我市共开办网店14602家、微店10000多家,农产品网络销售达118.28亿元,贫困群众人均增收达710元,促进了农村增收致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检验扶贫的成效,不仅要看基础设施建设的好不好,群众收入增加不增加,还要看群众的满意度。

  因此,脱贫攻坚中,我市坚持公平性、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着力增进人民福祉,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大力发展教育扶贫,把发展教育作为精准脱贫的基础性工作,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统筹发展卫计事业,统筹城乡公共卫生资源,深入推进医疗体制综合改革,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共享,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动卫生和人口工作健康发展。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夯实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统筹推进广播电视、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

  努力扩大创业就业,通过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落实扶持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宽群众就业渠道。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形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保障和关爱的阳光温暖每个人。

  ……

  一项项制度、一个个举措、一种种帮扶、一份份努力,合奏出我市扶贫开发最强音,汇聚成一串串亮显、耀眼的数据——

  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86元;2018年,我市又有713个村退出贫困村名单,两当县实现贫困县“减贫摘帽”目标;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底的53.03%下降到2017年底的13.4%……

  2019年,我市将继续巩固已退出县脱贫摘帽成果,确保武都区、康县、文县达到整县摘帽退出标准。届时,我市距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将更加接近。

  扶贫路上,陇南绝不拖全省、全国后腿。陇南,与全省、全国同步步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定能如期实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