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绿洲的“小桥流水人家”
原标题:戈壁绿洲的“小桥流水人家
新华社兰州9月13日电 (记者任卫东、王博、侯韶婧) 53岁的葛新正在后院卖力地粉刷篱笆,秋日的烈阳把他的脸晒得黝黑。一处小花坛、一个用家里的坛子罐子做成的组合式喷泉和几间挂满玉米的餐棚让这个曾用作牛棚羊圈、臭气熏天的小院子变得别有意趣。
葛新家住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下营村,是河西走廊戈壁绿洲上的村庄。临泽的农村家家户户门前种花,不时举办“评花赛花”活动,花种得好也成为一种荣誉。但看惯了门前的鲜花,后院破旧的土墙看起来越来越不顺眼,葛新动了改建后院的念头。
不久前葛新参加了村子里组织的“后院变庭院”外出观摩活动,这次“开眼”让葛新下定了改建的决心。除去村上补贴的4000元,改建花费了他近两万元,是笔不小的开支,但他越干越乐呵。葛新说:“住在舒适的环境里心宽得很,有亲戚来家里做客也觉得很有面子。以前只能招呼人家闷坐在客厅里,现在可以一起在后院喝茶聊天。”
门前变花园、“后院变庭院”,可以房前观花、屋后看景。很多村民推倒了土墙、建起了水系,在干旱的大西北过起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和葛新一样,他们也觉得“有面子”。
“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很多村民有了改建后院的精神需求。”倪家营镇党委副书记张凯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需求,很多村子还结合本村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打造展览馆,将村民家里废旧的农具、牧具收集起来用于展览。
倪家营镇汪家墩村的农耕文化展览园里,住在附近的李国军老人常来为草坪义务浇水。他介绍说,这个园子原来是村里的一片荒地,镇上将它开辟出来后,村民晚上经常带着娃娃在园子里玩耍散步。
李国军说:“园子提升了整个村子的文化品位,也让村民多了一种娱乐方式。园子里展示的农具、牧具对现在的小孩很有教育意义。”
临泽县临近著名的张掖市七彩丹霞景点,政府推动乡村景观建设也是要为群众开辟增收渠道。政府把建设美丽乡村和发展全域旅游结合起来,物质和精神两手抓,希望用别具特色的农家乐吸引游客,为农户增收。
家住新华镇宣威村的范祥萍就尝到了甜头。镇上把她家门前的阴沟改造成水榭,举办了垂钓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家里顺势开了农家乐,半个月收入了两三千元。
范祥萍介绍,家里条件算不上好,这次垂钓节虽然赚得不多,却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她希望尽快将村子打造成旅游专业村,带动经济发展,也改变农村“土里土气”的生活方式。
范祥萍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村里人对环境的要求也高了。其实人除了解决温饱问题,就是解决精神需求。”26岁的她描绘着自己的生活愿景:在院子里开辟一个水吧,罩上透明的遮阳板,没事就坐在那里喝咖啡。
如今,临泽县已经建成2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民居、挖掘乡村文化、实施综合整治、提升公共服务,满足村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让农村真正实现“生态美、经济兴、百姓富”。(完)
相关新闻
- 2018-09-13张掖临泽:为79名干部澄清是非
- 2018-09-06张掖临泽“洋农机”开进红土地
- 2018-09-05张掖临泽县新华镇强党建转作风惠民生促发展
- 2018-09-03靓丽村落 守护记忆 助力蝶变-----张掖临泽县发展乡村旅游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