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水有了、山绿了——天水秦安4000亩“三荒”地的嬗变“三部曲”
【专题】“改革开放40年新变迁 脱贫攻坚看甘肃”2018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
原标题:路通了、水有了、山绿了!
——秦安4000亩“三荒”地的嬗变“三部曲”
正在植树的村民们。首席记者 王兰芳/摄
3月21日,春分。秦安县东部山梁上,不时传来村民干活发力时的吆喝声和发电机的轰鸣声,一株株绿油油的景观林木正迎风起舞,长势喜人。看着自己植下的树不但活了,还长得这么好,村民压根没有想到,因十年九旱庄稼难以生长,被撂荒多年的4000多亩“死地”,如今竟能焕发如此勃勃生机与活力。
路通了、水有了、山绿了。自2016年底以来,秦安县委、县政府加快城市生态屏障建设,扩大凤山景区规模的举措让附近村民们不仅真切感受到了“变则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喜人变化,还实实在在从中尝到了甜头。
放眼望去,山、水、花、林、路,阡陌纵横,一幅生动旖旎的生态景观画卷正沿梁峁沟壑间徐徐展开。
植树百余天,收入两万余元
3月21日上午10时许,散发着浓浓松香味的一车油松刚被拉至地头,五六名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动作麻利地围了过来,一株株高约一米五、根部直径一米多且被原生土紧紧包裹、重300余斤的油松,就这样被多人齐心协力连抬带拖卸在了路边。
放眼望去,一块块高低不一、大小不等的山地里,一个个事先刨好的大坑排列有序、星罗棋布,四周到处都是村民弯腰躬植的身影。地埂山梁间,一根根输水管犹如苗木输液器,蜿蜒“爬行”至需水地头;景观相间处,一条条环形路四通八达,在山脊盘旋。路边,紫薇、丁香、樱花、边翘等绿化林木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忙活了一早上的蔚林村村民陈林林趁着喝水休息的时间,又一次站在路边朝县城方向看去。眼过之处,一片片的苍翠蓊郁尽收眼底。作为土生土长的蔚林村人,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被撂荒10年且杂草丛生的荒地,今日能变成眼前这个模样。
陈林林眼前的这一块块生态林,位于旅游景区秦安凤山的延伸区。2016年12月,秦安县委、县政府启动凤山景区延伸工程后,对凤山景区周边凤山、蔚林、腰崖等村撂荒地进行开发利用,配套建设了水、路以及景观工程。
陈林林家的3亩多撂荒地也派上了用场,2017年,他家领到退耕还林款的同时,还在春、秋两季栽植苗木时,他和媳妇去工程现场干活百余天,两人合起来竟挣了2万多元。今年凤山二期工程启动后,夫妻俩就又来山上干活了。
群众的好点子很多
凤山景区延伸工程4000余亩土地来源中,90%是由撂荒地和荒山、荒坡组成的“三荒”地,其余10%则为村民果园。一、二期工程实施过程中,除对村民果园保持原貌外,其余均被“变废为宝”,开发利用。
泰山庙古建筑群,位于秦安县城东凤山上,是天水市唯一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其形似凤凰雄峙秦安县城,故名凤山。全山有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柏32棵、石碑12块及儒、释、道三教塑像63座,大量的彩绘壁画,明清迄今的秦安名人和全国书法名家为凤山题写楹联牌匾41副。凤山景区延伸工程正是这个景区原有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
“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群众只要满意了,事情就好办多了。”兴国镇一名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说。他说,景观苗木刚运到工地后,镇上组织村民栽植时,有干部担心个别名贵苗木会“不翼而飞”,事实证明,干部的担心是多余的,所有苗木不但全部栽植到位,且成活率几乎百分之百。与此同时,栽树经验丰富的村民还会频出好点子,啥时需修枝,何时要剪冠,多大的树要挖多深、多宽的坑……全民参与、义务管护,令工作人员感动。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二期工程从今年2月23日开始,截至3月21日,已开挖撂荒地2000亩,栽植白皮松、雪松、塔柏4万余株,修建临时蓄水池3个,架设临时管道3公里,铺设林区道路路基3公里,预计4月中旬完成路基垫层铺筑,4月下旬全面完成二期绿化栽植工作。
4000余亩“三荒”地的美丽嬗变,让凤山、蔚林、腰崖等附近村落闲置废弃多年的土地被重新盘活。山上干活的村民脑子活泛点的,已经开始盘算自己未来的日子。
“经过三到五年时间,苗木全部长起来后这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闭着眼就能想清楚。到那时,生态好了,环境美了,晨练、遛弯不但有地方去了,而且散养鸡、农家乐、游乐场的产业在这里兴起都不是没有可能,届时,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了,没准自己还能做一回‘老板’呢!”有村民笑着说。
首席记者 王兰芳
相关新闻
- 2018-03-23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全会精神 蒲军为天水市宣教系统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 2018-03-23以全会精神为引领 推进当前各项工作 天水市领导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 2018-03-23天水张家川县四大组织领导“八一”慰问驻县官兵(图)
- 2018-03-23天水武山县召开半年工作督查互比总结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