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临洮:“微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
原标题:临洮:“微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
“这些是我从收庄稼开始,到地头、山沟里捡来的,我准备拉到乡上的垃圾回收点换新地膜,明年种庄稼的地膜就够了。”看着约有20立方的废旧地膜,临洮县上营乡赵家台村村民张学义对自己既省钱又环保的行为很满意。
张学义的满意,是定西市临洮县探索实施“微改革”措施所取得成效的真实写照。针对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这一痼疾,该县推行可利用垃圾分类回收兑换商品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环境治理的被动性,村民们捡垃圾、换商品蔚然成风。
所谓“微改革”,就是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阻碍发展中存在的“小”问题。近年来,该县把深化农村改革与助力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提出了致力于改善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民生活习惯等的“微改革”,为促进农业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该县峡口镇普济寺村是贫困村,全村有耕地面积5624亩,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大量耕地被撂荒。针对这一问题,普济寺村班子致富能人陈得军组建了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面向周边群众开展农机耕种作业服务,并将农户闲置农机具及其劳动力作为股份加入到合作社,让农户成为合作社的股东,有效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
村民陈兵就是合作社的受益者之一。他说:“我的这个机子三万八买的,入到农机公司两年时间挣了四万多块钱,成本早就挣出来了。我现在跟上农机公司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比种地的收入好得多。”
从土地撂荒到建立农机服务社会化网络,从群众外出务工到入股挣钱,“微改革”不仅让村庄环境变美了,而且让群众的腰包变鼓了。
“我们只有两亩多地,一亩地最多的时候收入不到三千块钱……”相比于普济寺村的土地无人耕种,困扰衙下集镇赵家集村村民的却是土地少、收益低。村民靳菊秀说起土地的收入就叹气。
土地少、收益低,怎么办?那就改变种植结构,种收益高的蔬菜。但村民都没种过蔬菜,缺技术少信息……于是,一家专门种植、销售蔬菜的企业——临洮县南屏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该村建立了。
“在这里我用一个月就把三千块钱挣出来了。”靳菊秀说。而且她在基地打工,也学到了蔬菜种植的技术,下一步,种菜就是她的“主业”了。据了解,像靳菊秀这样边打工挣钱边学技术的群众,在基地已经有20多名。
同样处于干旱山区的党家墩村,一直以来都有养牛的习惯。但是,要将家家户户的传统养牛培育成富民产业,技术和饲草成本成了“拦路虎”。在“微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农户修建青贮池,在全村推广饲草料微贮技术,解决饲草缺乏问题。同时派驻技术人员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把阻碍村民致富的“拦路虎”清除了,养牛产业蓬勃地发展起来。村民柏东江高兴地说:“一年养二十几头牛,年底卖掉十来头,除去成本,一年赚五六万块钱。”
像这样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制约发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而开展的微改革,从最初的20多项发展到如今的50多项,每一项都是以“小切口”倒逼解决“大问题”,而每一“大问题”的解决,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群众获得感满满。
相关新闻
- 2018-03-15一图读懂:2017年定西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 2018-03-14定西陇西:春耕覆膜忙
- 2018-03-14定西岷县劳务输转架起富民“连心桥”
- 2018-03-14定西:孩子们忙趁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