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定西市安定区做强做大产业 马铃薯助农脱贫致富(图)

18-01-10 09: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狄东阳

【专题】2018年甘肃省新春走基层全媒体特别报道

  编者按:脱贫致富,政府的大事,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然真正让老百姓从根子上脱贫,少不了产业的支撑和发展,在全国上下聚力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的产业。近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甘肃,聆听甘肃的产业故事。

  本网记者 狄东阳 文/图

  在定西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口头禅: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没有听过的人,还真以为定西的确有三大宝贝,但对于熟悉情况的人,一听就能听出究竟,说的是定西的土特产——马铃薯。

  2018年1月9日,连续几天雪天的陇原大地刚刚放晴,记者来到了定西市安定区,了解了土特产是如何致富百姓,做强产业等多方面的问题。

  定西市安定区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和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该区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蒸发量达1536毫米,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如此艰苦的自然条件,用产业脱贫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安定区人民的不懈努力下,该区壮大本地产业,硬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踏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李仲接受记者采访

  订单服务为产业保驾护航 土特产卖上好价钱

  多年来,发展产业,销路和经济收入是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仲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老百姓的产品能够顺利走向市场,并且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收益,公司与老百姓签订了“订单协议”。公司为农民统一提供种子,该种子的价格是1.4元,安定区政府补助0.7元,公司补助0.35元,农民自己掏0.35元,等到收购的时候,公司将高于市场价格0.1元收购。而由公司提供的种子,农民的亩产量远远高于之前自己种子的产量,不但让产品的销路有了保证,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公司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年稳定带动6万多户农户种植马铃薯,农民直接经济收入2.4亿元,户均经济收入4000多元。

记者参观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文化

  记者了解到,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始终把农民受益作为公司持续发展壮大的出发点,加快推动“农民变社员、社员变会员、会员变股东”三变改革。

  一方面从2013年开始,企业先后投资5000万元,在贫困山区建立马铃薯储藏库15座,储备能力达15多万吨,就地就近收购当地群众马铃薯,既方便了农户交售土豆,又避免了贩子压级压价打白条现象,把马铃薯贩子的拉运运费和利润全部让利给了农户;另一方面鼓励贫困群众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目前公司旗下3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吸收农户6000多户,流转贫困群众撂荒地6万多亩,将每亩土地折价600-800元不等入股,年底按照合作社利润的60%参与分红,最大限度把利益让给贫困群众。

  李仲告诉记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大部分青年外出打工,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土地,为了很好地将这部分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公司对当地的土地进行了流转,进行集中经营管理,激活土地的价值,同时当地人也可以到公司务工。

  科技为产业发展加油助力 高产稳产高收入

  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马铃薯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育繁推一体化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通过积极探索、创新试验“一草三膜粮蔬两茬”高产增收技术,实现马铃薯早种早收早上市、高产稳产高收入。”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李永兴说,该技术通过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中,早春第一茬采用“秸杆+地膜+滴灌”和“一平露三垄膜四侧播”种植技术,种植马铃薯种薯,6月初收获上市,亩产达到4000公斤,每亩可获得纯收入7000元左右;马铃薯收获后,第二茬种植蒜苗等蔬菜作物,以蒜苗为例,亩产达到5000公斤,每亩可获得纯收入10000元左右,使干旱地区实现了两茬作物种植,农户收入较普通种植提高了3倍多。2016年种植的24亩试验田,被媒体誉为“2016年甘肃马铃薯第一种”。2017年,在全市6个县区推广种植5000多亩,其中引导500多户贫困户种植1000多亩。

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工作

  此外,针对贫困户缺少标准化种植技术,公司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科学施肥、切种拌种、种植采挖、贮藏运输等技术培训,每年培训贫困户1000人次以上,切实提高贫困户家庭的科技应用水平,推动马铃薯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

  记者了解到,2017年,定西市安定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按照“打绿色生态牌、走合作带动路”的思路,依托扶贫项目、金融信贷等各类扶贫资金,创新实施“四跟进”产业扶贫模式,即“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着力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重效应。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