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 兰州榆中“冬闲”不闲的绿色“钱景”
原标题: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冬闲”不闲的绿色“钱景”
本报记者 洪文泉
1月5日,“小寒”节气。虽然今年的蔬菜种植季节已结束,但对榆中县三角城乡魏家圈村村民张俊芳来说,她的务工还没有结束——合作社大棚里成熟的草莓又该摘了。
“以往这个季节在家闲着,如今在合作社打工,冬季一个月还能赚3000多元呢!”谈起高原夏菜,张俊芳说不完的甜头:一家人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种蔬菜,1亩菜地收入1万元,加上自己在合作社打工的工资,收入翻了好几番。
“如今在我们这儿,菜农的腰杆子最硬实了。”张俊芳指着手边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草莓说。
“合作社要发展,菜农的积极性很重要。这其中关键就是保证他们的收入。”榆中康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谈应勇说。
为了调动菜农的种植积极性,合作社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合作社提供优质种苗,选址成立种植基地,再由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当地农户自愿与其合作,大面积种植绿色有机蔬菜,最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后销售。合作社还加快了新品种蔬菜的种植试验,引进一批,试验一批,推广一批。
但由于气候原因,兰州高原夏菜的季节性特点也给每一个菜农和企业提出了难题:夏秋有钱赚,冬春怎么办?
现在,一批“闲不住”的蔬菜企业,用自己多年来的市场经验找到了答案:把种菜卖菜的简单生意,升级成蔬菜、水果的集散产业。
在位于定远镇兰州高原夏菜物流中心的首杨水果配送中心冷藏库里,来自重庆的库管员秦小斌正忙着为客户发货;门口的小货车上,来自陕西榆林的客户将100多件红心火龙果装车,准备运往兰州市区的蔬菜水果市场批发。
他们所在的这座物流中心,正是兰州市联合多个行业龙头企业精心打造的“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也是我省集中培育和建设的8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中最大的一个。
项目负责人介绍,物流中心目标是将全省各地的名优特农产品集中于一个平台,再进行整体推介,向全国80多个批发市场销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量将达到500万吨,交易额达到250亿元以上,可吸纳劳动力8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
“如今我们借助这个项目平台,就在兰州高原夏菜行业空闲的冬春季节,集聚全国的蔬菜产品供应西北市场,甚至走出国门,去做西亚、东欧的生意。”项目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榆中县就是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的一个缩影。”兰州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兰州高原夏菜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50个城市80多个市场,品牌价值达56亿元。目前,兰州市共种植高原夏菜112万亩,年产310万吨。仅榆中县就有6万多农户从事高原夏菜种植,蔬菜收入占全市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的20%。
相关新闻
- 2018-01-05甘肃省壮大特色产业为精准脱贫增添持续动力
- 2018-01-05甘肃省壮大特色产业为精准脱贫增添持续动力
- 2018-01-05甘肃省壮大特色产业为精准脱贫增添持续动力
- 2018-01-05甘肃省壮大特色产业为精准脱贫增添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