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现代农业发展精彩华章——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原标题:【本期焦点】谱写现代农业发展精彩华章——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记者 孙海峰
甘肃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物种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优势明显。近年来,我省通过不懈努力,将独特的气候、物种、区域等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竞争优势,在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培育形成了草食畜、林果、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区域性特色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
2017年,全省夏粮生产达到303.9万吨,秋粮达到829.7万吨,预计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33.6万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8053元,增长8%以上,为全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支撑。
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我省突出优势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突出统筹、谋划、引导,着力强化政策扶持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十百千万”工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搭建起了有甘肃特色的产业政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保持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的基础上,我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比较优势,顺应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积极调整作物结构、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区域布局,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同时,我省突出调整、转型、升级,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升。
2017年,全省特色优势产业面积预计达到3312.9万亩,预计全省蔬菜面积新增48万亩,水果面积新增31万亩,马铃薯面积新增57万亩,中药材面积新增15万亩,食用菌、黄花菜、白瓜子、百合、优质小杂粮等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在积极推进传统养殖场和低层次养殖小区规模化、标准化改造的基础上,我省着力调整优化养殖结构,2017年,预计全省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742.2万头、3598.5万只、1396.7万头、8047.8万只,分别增长3.6%、3.8%、2.4%、2.2%。
集中、集聚、集约,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曾是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瓶颈。为突破瓶颈,近年来,我省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新完善配套措施,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为努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突出集中、集聚、集约,我省在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等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4个,覆盖了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带动就业人数190万人,示范园(区)农业增加值占全省农业增加值的46%,逐步形成了以区域性示范区为引领,以特色示范园为支撑的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推进先进适用农机具集成创新,我省构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十八大以来,我省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2.3亿元,补贴投放各类农业机械67.2万台(套);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832.3万千瓦,较2012年增长24.3%,全省农机经营总收入、经营纯收入分别达到110.8亿元、42.4亿元,分别增长25.3%、30.1%,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3%,全省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迈向机械化主导生产新阶段。
同时,为加快提升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我省研发和集成推广了以全膜双垄沟播、垄膜沟灌、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保护性耕作等为代表的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等关键技术,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约6000万亩,高效节水技术约4000万亩;逐步健全完善了马铃薯、现代制种、中药材、畜牧等产业技术体系,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牛、羊、猪、鸡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73%、74%、92%、9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
传承、融合、开发,着力挖掘现代农业功能
当前,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重心的产业革命,正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使各个产业从经营业态、商业模式、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也在以渐进、渗透、跨界方式改造着农村产业。
为做到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我省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等目标。我省充分挖掘现代农业功能,培育富民多元产业,使现代农业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
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省启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今年,预计全省龙头企业达到3104家,增长8.0%;通过发展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各类家庭农场从无到有,2017年,全省家庭农场达到8300家,增长近15%;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4万个,增长近11%;
在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我省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龙头企业贴息扶持等政策,农产品加工装备、加工能力、技术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扶持发展果蔬保鲜库1046座,发展马铃薯、苹果、蔬菜贮藏和烘干设施18623座,扶持建成各类加工企业750多个,2017年,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2.5%,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在产业融合的趋势下,全省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农民积极开发休闲农业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全省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0468家,总资产563.1亿元,接待人数3493.9万人次,休闲农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业态。
标准、优质、品牌,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将更多关注放在了农产品质量上,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我省以标准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追溯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工作,不仅有效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而且有力提升了农产品竞争力。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1800多项,其中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标准600多项,基本建成了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执法有标可判。预计新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27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在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的同时,我省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到1900多个,较2012年增加872个。基本建成17个市级、107个县级、719个乡镇监管机构追溯信息平台和331个农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追溯示范点,已有1200多家监管机构、3000多名监管人员、4870多家生产经营主体、3800多家农资经营门店、40多家屠宰场纳入平台管理,全省蔬菜监测平均合格率99.1%,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均为100%。
在突出标准、优质、品牌的战略下,我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不仅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西菜东调基地,优质苹果、中草药材生产基地,甘肃生产的蔬菜瓜果还远销中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改革、绿色、开放,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我省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
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及产权制度改革,我省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所有乡(镇)、村基本完成了权属调查任务,全省登记颁证工作有望在今年完成。为盘活农村沉睡集体资产,我省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全省共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29个,累计完成交易量12418宗13亿元;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98.2万亩,流转率达到24.6%,较2012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通过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我省探索实行了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贴息贷款,省级财政贴息近2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近40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拓宽甘肃保费补贴险种,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累计提供农业风险保障近700亿元,承担社会风险保障128.5亿元,参保农户153.8万户;同时,注资10亿元筹备成立了甘肃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建立了政银担合作框架。
我省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深入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面源污染治理,预计全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9%,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38%;完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减畜任务9.69万羊单位,占年度计划的129%;扎实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全省草原植被综合盖度率达到52.3%。
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我省努力扩大农业向西开放。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创建了甘肃农产品出口中亚服务平台和甘肃特色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在广西凭祥口岸创建了甘肃农产品出口东南亚服务平台,全省有98种农产品销往74个国家和地区。
- 2017-12-13让荒滩变绿地 向戈壁要效益——酒泉市金塔县大力发展戈壁农业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2017-12-11张掖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 2017-12-11酒泉市:农业新型主体成为投资发展戈壁农业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