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匠心点亮国粹:走近国家级非遗“荥经砂器”的传承者们

17-10-20 15:0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任磊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第七届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沿108国道走进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古城村,道路两旁肩并肩排列着的数十家砂器店便会瞬间吸引游客的目光。店门前、橱窗里陈列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砂器俨然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段路被称为“荥经砂器一条街”。

  荥经古称严道,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是古蜀国边境贸易大集市,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据《荥经县志》记载,新石器时期,先民就在此生息繁衍,从设县至今已逾2300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置县名严道,治所就设在今六合乡古城村。1982年考古学家从当地发掘的秦、汉墓葬文物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已有砂器生产。如今,积淀了丰厚历史文化的荥经砂器,在设计与制作上基本沿用了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这项技艺也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荥经砂器的传承与发展的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传统手艺人在传承中创新,用匠心点亮国粹。

  59岁的朱庆平是朱氏砂器第八代传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荥经砂器制作技艺传承人,从小便在泥巴的世界里“摸爬滚打”。用他自己的话说,传承传统的手工技艺之外,荥经砂器的发展仍需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未来。荥经砂器最初只做砂锅,近年来逐渐发展到茶具以及其他工艺品的制作,这是荥经砂器适应人们消费习惯和审美需求的结果。”图为朱庆平正在制作客户定做的茶壶。

  朱兵是朱庆平的胞弟,从事制砂工作超过30年。虽然现在他最擅长的是制作工艺茶壶,但最初也是从制作砂锅开始起步的。“今年的生意不如前几年。目前砂器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要创新,原来的砂锅时代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买家的需求。”朱兵说。制作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茶壶成为他转型的第一步。

  朱兵的爱人李宗秀,自过门之后便跟随夫家学习并从事这项技艺。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新出炉的产品进行检查与验收。

  年逾50岁的杨光平,从小就学习制作砂器。他正在制作传统的砂锅,这也是荥经砂器最初、最原始的产品。他技艺娴熟,这样的砂锅每天可以制作50多个。

  46岁的芦再兵自20岁起就在朱氏砂器厂工作,现已成为荥经砂器行业的中坚力量。他的技术特点是雕刻技艺精湛,“手稳”,尤其在处理砂器后期的雕字的时候,需要掌握书法的力度和美感。

  50出头的熊明礼,16岁便入行,如今堪称朱氏砂器的“老师傅”,他掌握从制胚到出窑的全套技艺,尤其对砂器烧制火候的掌控颇有心得。

  近而立之年的杨飞,可谓朱氏砂器年轻一代的代表,虽入行时间不长,但已被这门古老的技艺深深吸引。“在外地打工没有归属感。”杨飞表示,虽然掌握这项手艺需要数年的积累,但只要耐得住寂寞,在家乡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比外出打工要幸福得多,“我深信自己日后可以在荥经砂器行业中干出一番事业”。

  在当地被誉为“黑砂西施”的杨姣,已在朱氏砂器学习、工作两年多。相较于其他员工,有着工艺美术专业背景的她,专注于制作手工艺品和创意产品,尤其擅长制作荷叶茶盘。“我希望将年轻元素和艺术元素注入到作品中。一块极为普通的泥巴,经过我的手,将思想赋予其中,使其成为可供欣赏的艺术品,这便是我在制作砂器过程中收获的乐趣。”

  艺术设计专业大三学生余芷菁,利用假期来“朱氏砂器”体验、学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光顾”,朱庆平表示非常欢迎,“他们的到来经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有助于我们设计生产出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产品,使这个‘泥巴玩出的产业’更容易走入‘寻常百姓家’。”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校园记者 魏依凡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